{SiteName}
首页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增宽
升主动脉
胸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瘤

预防ldquo大脚骨rdquo,

中科公益抗白 https://handan.house.qq.com/a/20160726/025122.htm

炎炎夏日,又到了拖鞋和凉鞋的主场。经常会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女性,足部大脚趾变形,有时候偶尔会看到男性病人,但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足部畸形,被称为“拇外翻”。拇外翻不仅影响美观,还会严重影响运动能力,造成行走障碍,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更严重的是双脚受力不平衡还会引发人体负力线的改变,导致膝关节、骨盆移位,引起腰酸背疼、颈椎不适、压迫神经等一系列疾病。

什么是拇外翻呢?

拇外翻是门诊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俗称“大脚骨”。它危及的人群,不仅是中老年人,还包括一些青少年也会发生拇外翻,临床上碰到的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12。

拇外翻一般表现为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关节内侧出现明显的骨赘,一些患者骨赘处软组织因长期受鞋子摩擦挤压而出现红肿、积液,称为拇囊炎。严重拇外翻患者可出现其他足趾的偏斜、骑跨。具有拇外翻的患者不一定都有疼痛,而且畸形也与疼痛不成正比。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拇跖骨头内侧隆起后压迫和摩擦而引起急性拇囊炎。拇跖趾关节长期不正常,发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和第2~3跖骨头下的胼胝引起疼痛。

拇外翻的发病因素

拇外翻最常见的病因:

1.扁平足,足部扁平足畸形,易引起本病。

2.鞋选择不当,狭窄的尖头鞋、高跟鞋常常造成拇趾向外侧的挤压、旋转,被认为是引起拇外翻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3.遗传因素,不少拇外翻患者都有较为清晰的家族病史,特别在年轻时就出现拇外翻畸形的患者,往往父辈或母辈家族中有患拇外翻的情况,特别是父辈拇外翻传给子女的情况更明显。4.外伤后局部瘢痕挛缩或拇趾外展的肌力被削弱出现足内肌肌力不平衡、第二趾缺如、跖骨骨折畸形愈合、脑瘫、脑梗后遗症、脑膜炎后遗症,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发生拇外翻畸形。

拇外翻的发展阶段及危害

1、拇趾向外过度外翻,可以伴有拇趾旋转,第2趾骑跨等合并畸形。可以出现拇囊炎、转移性的跖骨头疼痛(第2、3趾的跖骨头疼痛),可以出现第2趾趾间关节背侧的痛性胼胝,和第2跖骨头跖侧的痛性胼胝。造成前足的疼痛,站立或行走后加重。后期可以出现第二跖骨头坏死(Freiberg病)、爪形趾等。严重影响穿鞋行走,影响生活质量,大大减少患者的外出活动量。

2、拇趾外翻的患者,由于拇外翻导致足趾间挤压,排列拥挤,趾蹼间往往不透气,易出现足藓、甲沟炎、鸡眼等疾病,影响学习、工作、生活。

3、由于前足产生的疼痛感,明显影响患者正常行走和穿鞋。长此以往,可以引起步态的异常:为了避免疼痛,人体时不时地会不自觉地采取避痛步态,久而久之,自然会导致踝、膝、髋关节的应力分布变化,甚至造成脊柱的生物力学的异常,进而导致或加重脊柱退变,出现腰背痛等症状。

拇外翻的治疗

保守治疗:各种矫形带,软垫,足垫的发展以及适当药物治疗,可以应对拇外翻所导致的各种足部疼痛都会有缓解作用。

手术治疗:如果疼痛严重,穿鞋痛、走路痛,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早手术治疗,避免造成后期并发症,但畸形的矫正仍以手术为主。

手术治疗是矫正畸形、解除疼痛、恢复足部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医院上肢足踝外科专家简介

创伤骨科门诊

陈伟清

创伤骨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20年。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足踝学组浙苏皖联盟委员,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骨科专业委员,浙江大中医疗集团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复杂四肢关节周围骨折、骨干骨折和多发性骨折,骨不连,骨髓炎,创伤后遗症的手术治疗。尤其在骨折微创治疗技术及足踝部畸形(拇外翻、马蹄内翻足、类风关足等),足踝部运动损伤及陈旧性损伤治疗领域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每周三

坐诊地点:上肢足踝外科门诊

-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gmailiu.com/fzdml/488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