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作为一种常见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导致的,但对它形成的基因和环境因素却知之甚少。静脉曲张的大规模高危因素研究将揭示病理生理学因素和导致该病发生的高危组别。年4月FukayaE等在Circulation上发表了关于静脉曲张的临床及基因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门诊》特邀云医院血管外科罗明尧主任指导、朱凡医师编译,将这份精彩的研究详细内容呈现给读者。
研究方法
作者检索到了英国生物医学库中,例患者(Table1),并进行了关于静脉曲张的高危因素分析,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开展预测与分析研究(Table2)。其中,,位英国白人患者(9,篇文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用软件预测SNP突变(单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患者身高作为一个新的高危因素参考,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评估了身高在静脉曲张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影响。
Table1
患者基线特点
注:为连续变量,中位数和四分位范围报告;为分类变量,百分比和频率。N是数量常数的值。每日适度的运动定义为超过10分钟的持续运动,如轻负荷或正常骑车速度,但不包括行走。
Table2
采用梯度推进机及Cox回归模型的新预测因子的方法,共同推测影响静脉曲张的潜在因子
注:被研究者之间的关联变量和静脉曲张的危险比和95%可信区间的上和下四分位数为二进制变量连续变量或存在与缺失。单独的模型用于每个变量。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全面校正模型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深静脉血栓形成史和腰臀比。怀孕,口服避孕药物史和激素替代疗法只在女性研究参与者中进行评估。
+磅重。
研究结果
根据机器检引结果,再次确认了一些已知的高危因素,如年龄、性别、肥胖、妊娠及深静脉血栓病史,而且确定了新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身高(Figure1)。当用Cox回归模型调整传统高危因素的数据后,身高仍然作为独立的与静脉曲张有关的危险因素(上和下四分位数的风险比,1.74;95%CI,1.51~2.01;P<0.)(Figure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30个新基因组的重要位点,确定了参与血管发育和骨/四肢的生物学通路(Figure3)。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提供证据进一步证明较高的身高与静脉曲张有关(反变量加权:比值比,1.26;P=2.07×10-16)。
Figure1
与静脉曲张有关的前20位危险因素,通过使用梯度推进机得出
Figure2
单变量分析静脉曲张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Figure3
用曼哈顿图展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结
本研究总结分析近50万患者数据,通过机器分析及Cox回归模型,更加精准的预测静脉曲张的高危因素。使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证实了较高的身高会导致静脉曲张。通过分析,位患者数据,首次确定了与其有关的30个基因位点,并发现了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有遗传方面的联系。这将为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并在未来进一步改进静脉曲张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FukayaE,FloresAM,LindholmD,GustafssonS,ZanettiD,IngelssonE,LeeperNJ,ClinicalandGeneticDeterminantsofVaricoseVeins.Circulation.;:–.DOI:10./CIRCULATIONAHA..
作者简介
朱凡云医院血管外科上海交医院外科学硕士,从事普外科工作多年。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诊治有一定造诣。擅长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深静脉血栓微创手术、动脉取栓术、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术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面上项目,C010165,/01-/12,10万元,在研,主持者。罗明尧云医院血管外科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云阜专栏创始人之一,专栏审校科室介绍
云医院是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医院共同合作,按三级医院标准医院,是云南省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的4家医院之一,在医疗技术方面立足于“平移北阜”,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临床及科研中实现资源共享。云阜血管外科拥有高级职称医师3名,中级职称医师2名,住院医师6名,在读硕士2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血管外科中心长期为科室提供技术及人员支持。科室还与国内多家知名血管外科有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良好平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