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团队应用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已成功治疗多例复杂主动脉弓部疾病病例;CTA随访结果显示主动脉弓及各个分支通畅,形态良好,无明显内漏;该产品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即将启动,有望成为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新手段。
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
病例分享
一、病例情况
性别:男
年龄:69岁
主诉:发现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一年余,偶感不适伴喘憋。
诊断: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术前CTA: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偏心性,最大直径45mm);对比之前CTA结果,发现半年内动脉瘤直径增加5mm,手术指征明确;瘤体紧邻左颈总动脉,常规“烟囱”等术式极易出现I型内漏,难以解决问题。二、手术策略
使用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进行弓部腔内修复术,无名动脉、左侧颈动脉球囊扩张,左侧锁骨下动脉栓塞术。
三、手术过程
四、术后结果
随访CTA显示主动脉弓及各个分支通畅,形态良好,无明显内漏;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畅通,左锁骨下动脉栓塞满意。
五、术后点评
术后郭伟教授评价道: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独特的模块化设计,减低手术风险,易操作,安全性高。此款产品主要解决了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的微创腔内重建问题,将需要传统外科置换主动脉弓的巨创手术转换为只需要经股动脉完成的微创外科手术,该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微创主动脉外科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期待该产品的上市可以造福更多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
郭伟教授简介
郭伟教授:
医院血管外科全军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教授,解放军医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生(后)导师。
长期从事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和保健工作。
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及生物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疗技术交流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促进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科研课题评审专家;北京市医学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获国家专利13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医学奖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
主要贡献:自年以来,率先在国内开展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率先开展复杂主动脉瘤与夹层的杂交手术;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腔内和杂交手术治疗等。年以来连续12年应邀为著名LINC大会(德国)做现场手术直播、为美国C3会议做现场手术直播、为南美CICE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多次成为美国Veith、VIVA、SVS,欧洲LINC、CharingCross等大会的主持、讲者和协调人。每年举办的“国际主动脉腔内修复课程”已培训来自11个国家的余位外国专家。组织和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大型流行病和临床多中心研究。
WeFlow-Arch?
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
该系统由内嵌升主覆膜支架系统、弓段覆膜支架系统和分支覆膜支架系统组成,专为主动脉弓腔内重建设计。内嵌升主覆膜支架有两个内嵌分支支架,可以结合分支支架系统腔内重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弓段覆膜支架与内嵌升主覆膜支架组合可解决主动脉弓段和降主动脉出现的病变。模块内嵌式支架系统的设计理念能保证手术操作过程中脑血流不受影响,有效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和开胸手术,并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技术。
唯强医疗介绍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5月,落户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唯强医疗专注于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支持,主营产品为主动脉系列产品、静脉系列产品、下肢产品、导管和球囊等产品。公司目前已有4项产品取得NMPA注册证,另有多项产品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公司注重医工合作、创新研发。公司目前已经完成相关专利申请件,其中发明申请件,PCT申请47件,已授权件,旨在做全球领先的中国式自主研发的创新医疗。
往期推荐
由郭伟教授领衔研发的“WeFlow-Arch?腔内重建主动脉弓技术”荣获FrankJ.Veith国际学会年度创新大奖
LINC
郭伟教授: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系统-中国创新引领主动脉弓部疾病腔内治疗
LINC中国创新
郭伟教授:《WeFlow-JAAA?:新型近肾腹主动脉瘤支架系统》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