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适当喝点小酒活血化瘀,而有研究说只要喝酒就对人体弊大于利,你怎么看?
的确有研究提到:滴酒不沾才可以完全的避免酒精的侵害,这也是不久之前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面所登出的消息,还提到“饮酒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男性(15-49岁)死亡的头号凶手”。
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们做了一项非常巨大的实验,实验之中分析了饮酒与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联系。
实验之后他们提到,我们以前的确是小觑了酒精的破坏能力,结果发现,酒精摄入其实与全因死亡率也是正相关的。
而且摄入量每周0-g的实验者死亡的风险是最低的。而且根据相关的研究还发现,饮酒和中风、心肌梗死之外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致命性主动脉瘤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成正相关的。
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些疾病上面,喝酒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么“适当”,其实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安全阙值,只要喝进了自己的肚子之中,疾病的风险就会高于那些不喝酒的健康人群!
那以前不是曾经常说到“喝酒活血化瘀”,而且我们也可以亲身的感受到喝酒之后我们身体的脉络好像更加通畅了,人好像整个气血都非常的旺盛。
其实喝酒并非不可以带来益处,比如:关于心肌梗死,研究还发现喝酒反倒有助抑制心肌梗死,因为酒精可以略微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但是与此同时,酒精与冠心病、心衰等关联性又非常的强;
这就好比是酒精的却可以促进自身交感神经的兴奋、提高自身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以让我们“热血沸腾”血流暂时的进行加速(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活血化瘀吧),但是与此同时,它又是给予了我们身体肝脏细胞DNA造成了永久性破坏的物质。
酒精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带来的破坏性总是可以盖过它那些“好处”的,所以从总体上面来看,饮酒还是弊大于利的,我们不而可以只看到一点小小的优点,然后就把酒精给捧得非常的高。
虽然我们都是追求更加健康、更长寿为这一目的,但是如果真的要说这个社会滴酒不沾的人,我觉得还是非常少的,酒的文化毕竟已经传承了近千年,现在也成为了餐桌上面不可少的一种饮品。
饮酒虽然对我们身体的健康不利,但是在其他的方面对我们来说可能会更加的重要,比如:调节氛围、促进自身的感情以及让这个人看起来更加的讲情义。
有的时候劳累的工作也需要酒精来缓和一下自己的神经,酒也已经成为了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了。但我们一定也要认识到酒精所带来的威胁,千万不要以“适当喝酒有益健康”为喝酒的借口,频繁的饮酒,别人劝酒还不听。
一定记住,“适当”或者是不适当的酒精都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威胁,我们可以不喝酒的时候就不喝,可以少喝酒的时候就少喝。
当然了,如果什么都听专家的,好不夸张地说,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催生出了一大批围着“孔方兄”的人,睁着眼睛说瞎话,颠倒是非,满嘴胡扯,那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上当受骗,也是比比皆是,真的让人苦不堪言。所以,遇见这类“砖家叫兽”,我们完全可以一笑而过,纯当是放屁了!
而且在膳食指南之中给我们推荐了每日酒精摄入量的推荐值: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则不超过15g,25g酒精相当于一瓶啤酒、一大杯的红酒、二两的白酒,女性差不多应当给减半,而且最好是可以选择低度数酒精进行饮用。
有不完全统计有所发现,如果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了10g,则40岁之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则低于1%,如果每日酒精摄入量在膳食指南之中的推荐值,或许就会增加到7%左右。
如果大量频繁的酗酒,则会升高到40%以上。这也就说明我们最好是不要频繁的饮酒,偶尔的小酌就是最好的选择。
喝酒,应该遵循“小酌怡情,大酌伤身”的这一原则,我们要量力而行啊,绝对不可以贪杯。现在的酒场,如果自己把持不住,伤肝伤肺而且伤身体;把别人给劝醉了,万一有事,绝对是摊上大事了!
啰嗦几句,现在属于特殊的时期,绝对不可以串门赴酒会,安安稳稳地待在自己的家里。毕竟我们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也只有一次。
最后说一句,健康专家佩服的很多,发自内心尊敬的也只有钟南山院士,84岁的老人真的是不容易啊,最后祝愿这位老人可以健康长寿,不写了,真的太激动了,眼泪直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