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增宽
升主动脉
胸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瘤

外地男子腹部藏弹成功获救亲人带着骨

11月9日,老侯从郑州来西安出差。晚上突发腹痛,原以为是水土不服。没想到半小时后,老侯脸色转白、全身冒汗,紧急之下朋友拨打了。

医院急诊科时,老侯已处于休克状态。通过详细查体,急诊科医生第一时间考虑为腹主动脉瘤破裂,病情凶险。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急诊科医生一边安排患者做腹部CTA检查,一边联系介入血管科于黎明主任。影像结果显示:腹主动脉瘤破裂,且瘤体巨大,约为15*20cm。显像图中可见血管肿胀畸形像一根“人参”。

腹主动脉瘤,名字带有“瘤”字,却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肝脏上、脑子里长的那种肿瘤。腹主动脉瘤并不是生长在腹主动脉上的肿瘤,而是腹主动脉的血管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血流使其扩张膨大,膨大到一定程度后血管壁变薄。这时候这一小段腹主动脉就像被吹起来的气球,再打个比方,就像自行车轮胎鼓包了。气球会吹爆,轮胎会爆胎,腹主动脉瘤继续扩张膨大,就会最终破裂导致出血。

一旦腹主动脉瘤破裂,几分钟就会致命。50%的患者在就诊前死亡。医院的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仍有80%会死亡,可以说其凶险程度超过急性心梗、脑出血。因此,腹主动脉瘤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比恶性肿瘤更可怕。就是肚子里一个隐形的“不定时炸弹”!

如今,“炸弹”炸了,摆在于黎明主任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必须立即进行介入手术。于主任与患者的哥哥视频通话征得同意后,立行手术治疗。因为老侯多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植入术,身体基础条件不好,于主任决定与李超副主任、侯军医生为老侯实施微创手术:“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此外,手术的难点还在要求患者血压控制波动很小,这对患者实施麻醉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麻醉科范莹莹博士亲自上阵,输血科同事在旁时刻监测输血状况,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1月10日凌晨2点,经过近4个小时的协同作战,在动脉瘤已经破裂的情况下,通过精准定位,他们快速成功植入了血管内支架,修复了破裂的瘤体。手术十分成功,造影显示,未见明显内瘘。术后,老侯转入ICU进行监测。于黎明主任在老侯的床边守了整整一晚。医院。

老侯虽然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经历了如此危急的救治,术后还是会很容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心律紊乱等后遗症。重症医学科刘敏龙副主任、郭芳素护士长等医务人员精心护理,帮助老侯度过了从“濒危”到“平稳”的这10多天。现在的老侯有说有笑、能吃能走,丝毫看不出是几天前在死神面前走一遭的样子。

老侯的哥哥尤其感慨,得知弟弟的病情后,绝望之余,他是带着骨灰盒来西安的。没想到,弟弟起死回生,一家人又能团聚。

面对已经爆炸的“炸弹”,介入血管科于黎明主任带领团队,和患者一起积极面对,证明着“拆弹部队”的强大战斗力,也彰显着千方百计对患者好的理念。

腹主动脉瘤到底是个啥?

腹主动脉瘤有两大危害,第一是破裂,血液瞬间喷涌到腹腔里,血压骤降,心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第二个危害是血栓脱落,长腹主动脉瘤的大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血管壁上附着有血栓,“鼓包”的腹主动脉处形成血液涡流,容易把血栓冲下来,这些脱落的血栓四散流窜,堵塞下肢较细的血管,治疗早的还能取出血栓,治疗不及时的只能截肢。必须确保没有意外发生。

如果查出有腹主动脉瘤,该怎么办呢?直径超过5厘米的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较大,需要进行治疗;直径在3~5厘米的,如果形态不均匀、疙疙瘩瘩的,或者鼓包的瘤上又有小鼓包的,也要积极治疗。

如果腹主动脉瘤较小,暂没有破裂风险,可以保守治疗,比如说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治疗这些原发病会减少动脉的硬化,延缓动脉瘤的发展。同时要进行动态观察,定期做彩超、CT。

腹主动脉瘤破裂后,表现为肚子痛,有时候连经验不足的急诊医生都找不到病根,一些患者死得不明不白,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死于急性腹痛,最开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其实是误诊了,他死后经过尸体解剖,发现是腹主动脉瘤破裂。

如果腹主动脉瘤出现疼痛等破裂倾向,要及时手术。以前,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多采取传统外科大手术,从膈肌至耻骨联合长20-30厘米的大切口让很多老年人难以承受,操作也较为复杂,需要全身麻醉,术中出血多,导致很多患者无法耐受手术而被迫放弃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腔内介入修复术正在成为腹主动脉瘤最为主要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只需要在大腿根部开一个3厘米长的小切口,经股动脉将人工血管导入主动脉并将其从导管内释放,使血流从人工血管内流过,从而防止动脉瘤破裂。简单概括就是:3厘米小切口微创手术拆除“不定时炸弹”。

专家提醒

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腹主动脉彩超。腹主动脉瘤不算罕见,在老年人中甚至称得上常见,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约为8.8%。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高龄人群、吸烟人群,都是腹主动脉瘤的高发人群。

如此凶险的老年人高发疾病,非常可惜的是,绝大部分腹主动脉瘤患者平时没有症状,大多数是在正常体检时初次发现的,还有少部分患者是在洗澡时摸到肚子里有个搏动性肿块。很多老年人保健意识很强,每年要做一次体检,肝胆胰脾肾彩超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只需要加一个腹主动脉部位的彩超,即可发现“隐形炸弹”。

呼吁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腹主动脉部位的彩超或CT。如果老年人心前区、腰背部或腹部突然呈现撕裂感、刀割感等剧烈疼痛,并伴血压异常升高等症状,不仅应考虑急性心梗,还应考虑隐藏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于黎明

副主任医师

医院介入血管科副主任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腔内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疾病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外科工作25年来,致力于血管外科疾病的研究,诊治经验丰富,手术技艺精湛。

擅长诊治: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胸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主髂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急慢性动脉栓塞等动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静脉疾病;大血管创伤、糖尿病足病、体表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肾透析通路建立与维护、输液港植入、肿瘤相关介入等。

来源:血管介入科

撰稿/编辑:宣传科李晨光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rbdfkc.com/szdm/3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