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6日下午,医院肿瘤内科、病理科、胃肠外科、影像科、放疗科等专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联合会诊,现分享一例病例如下:
病例呈现姓名:芦某某性别:女年龄:82岁
主诉:吞咽不畅伴上腹部疼痛3月余
现病史: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畅,流质食物时明显,伴胸骨后及上腹部持续性隐痛、烧灼感,疼痛与饮食无关,伴呃逆、腹胀、乏力,无头晕、发热、反酸、恶心、腹胀等不适,至外院,行胸腹部CT示(-8-9):1.食管下段管壁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2.双肺陈旧性病灶,双肺肺大疱;3.右肺微小结节,动态观察;4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壁钙化;5.左肾囊肿;6.左侧肾上腺稍增粗。胃镜(-8-10):食管距门齿30-34cm可见块状新生物,管壁稍狭窄,表面及食管壁可见色素沉着,活检四块,质地硬,齿状线清晰,贲门扩张可,胃底、胃体黏膜散在充血,胃窦黏膜弥漫性充血、红斑。诊断:1.食管占位,考虑黑色素瘤可能;2.慢性红斑性全胃炎。病理(-8-16):(食管活检)增生的纤维组织中见异型细胞分布(部分细胞退变),结合免疫组化及HE形态,考虑神经内分泌癌(NEC,小细胞型)。免疫组化:CD56(+),CEA(-),CgA(灶+),CK19(-),CK5/6(-),CK8/18(-),Ki67(热点区约70%),P40(-),P53(+),p63(-),SYN(弱+),CAM5.2(-),CK(AE1/AE3)(-),EMA(+),NSE(-),PGP9.5(灶+),CK19(-),CD(-),CD34(-)。于-8-2、-9-10、-10-11行“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3周期,2周期复查CT(-10-8)示:1.食管下段管壁略增厚,请结合其他检查;2.双肺陈旧性病灶,双肺肺大疱;3.右肺小结节,与-8-8对比无明显变化;4.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壁钙化;5.左肾囊肿;6.左侧肾上腺稍增粗。7.T6椎体血管瘤可能,双侧多个肋骨局部髓腔密度减低,请结合临床。综合评价疗效为PR。现为求下一步治疗方案,遂来我院门诊申请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会诊。
辅助检查
1、胸腹部CT(-08-09外院)
1.食管下段管壁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
2.双肺陈旧性病灶,双肺肺大疱;
3.右肺微小结节,动态观察;
4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壁钙化;
5.左肾囊肿;
6.左侧肾上腺稍增粗
2、胃镜(-08-10外院)
1.食管距门齿30-34cm可见块状新生物,管壁稍狭窄,表面及食管壁可见色素沉着,活检四块,质地硬,齿状线清晰,贲门扩张可,胃底、胃体黏膜散在充血,胃窦黏膜弥漫性充血、红斑。诊断:1.食管占位,考虑黑色素瘤可能;2.慢性红斑性全胃炎。
3、病理(-08-16外院)
(食管活检)增生的纤维组织中见异型细胞分布(部分细胞退变),结合免疫组化及HE形态,考虑神经内分泌癌(NEC,小细胞型)。免疫组化:CD56(+),CEA(-),CgA(灶+),CK19(-),CK5/6(-),CK8/18(-),Ki67(热点区约70%),P40(-),P53(+),p63(-),SYN(弱+),CAM5.2(-),CK(AE1/AE3)(-),EMA(+),NSE(-),PGP9.5(灶+),CK19(-),CD(-),CD34(-)。
4、胸腹部CT(-10-08外院)
1.食管下段管壁略增厚,请结合其他检查;
2.双肺陈旧性病灶,双肺肺大疱;
3.右肺小结节,与-8-8对比无明显变化;
4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壁钙化;
5.左肾囊肿;
6.左侧肾上腺稍增粗。
7.T6椎体血管瘤可能,双侧多个肋骨局部髓腔密度减低,请结合临床。
5、上消化道造影(-10-09外院)
1.食管下段癌放化疗后改变;2.胃炎。
MDT会诊意见
病理科李珊珊教授详细阅读病理报告后,建议患者携带病理切片或蜡块至我院行病理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是否为单纯性神经内分泌癌,或混合有其他的癌成分。影像科车英玉教授详细约片,两次CT对比,患者病灶较前缩小。胃肠外科刘光辉、消化内科曹新广教授详细阅患者影像学资料示,目前技术上可行根治术,但考虑患者年龄较大,需排除主要脏器功能无手术禁忌,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愿;肿瘤内科宋丽杰、孟宇教授示,若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考虑前期化疗效果较理想,病灶明显缩小,疗效为PR,可继续原方案化疗,密观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放疗科张质刚教授示,若患者化疗耐受性可,体质较好,可考虑放化疗联合治疗,后密切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 更多精彩推荐,请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