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增宽
升主动脉
胸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瘤

病例分享丨胸腹主动脉瘤介入腔内治疗

病例分享

胸腹主动脉瘤

介入腔内

治疗

胸腹主动脉瘤是指胸、腹主动脉扩张至正常直径的1.5倍以上(图1)。过度扩张的血管可能造成自发夹层和破裂,后者一旦出现,则死亡率极高。因此,一旦患有胸腹主动脉瘤,就应该在专业医生处检查、随访和手术。

图1胸腹主动脉瘤分类

关于

治疗

由于胸主动脉下段有供应脊髓的分支血管,且腹主动脉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重要分支血管,在切除动脉瘤的同时,需要行分支血管的重建。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胸,行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使用分支血管行内脏动脉重建,整个手术时间约需8-10小时。手术创伤较大,术中需要短暂停止肾脏等器官灌注,再加上出血、输血量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病人往往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停留较长时间,术后康复也较缓慢。

腔内隔绝治疗原是治疗胸主动脉瘤或夹层的方法。原理是使用带覆膜的支架,将其放置在瘤体内,使血液在覆膜支架内流动,不对原有瘤体造成压力,从而使瘤体收缩,消除夹层和破裂的可能(图2)。将腔内治疗引入胸腹主动脉瘤有较大难度,难点就在于分支血管的重建。随着器械的更新和医生水平的提高,现胸腹主动脉的腔内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仍是技术门槛要求较高的手术之一。

图2胸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治疗

#案例实况#

日前,一位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我科接受了全腔内手术治疗。术前患者经常规体检发现胸部动脉瘤,最大直径5.7cm。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胸部动脉瘤一直延伸至左肾动脉,且瘤颈扭曲十分严重(图3)。

图3术前CT影像

心胸外科汤敏、黄健兵副主任医师在科室主任梅举教授的指导下,术前充分讨论,制定严密的手术计划,并使用3D打印模型指导手术进行。8月9日,手术在杂交手术室施行。术中使用3枚大血管支架,隔绝瘤体,并使用3枚小支架重建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左、右肾动脉。患者无需开胸,仅在双侧腹股沟及右侧锁骨下各有一小切口。术后当天就拔除了气管插管,未出现截瘫等并发症,术后1周出院。出院前行CT检查,支架形态良好,无内漏。瘤体内无血流,已经血栓化(图4、5)。

图4术后CT影像

图5术前与术后CTA对比

精彩推荐

往期

科普

浅谈心源性猝死

?点击阅读

往期

科普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

?点击阅读

往期

科普

微创心脏手术

?点击阅读

上海交通大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gmailiu.com/szdm/8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