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手术术后30d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
风险分级
发生风险(%)
手术类型
低风险
<1
体表手术,甲状腺/乳腺手术,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术)
中风险
1~5
腹腔手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术),外周动脉成形术,腔内血管瘤修补术,头颈部手术
高风险
>5
主动脉及大血管手术,开放式下肢血运重建术或截肢术或取栓术,十二指肠/胰腺手术,肝切除术,胆道手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肝移植术
一.单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围手术期管理:
是否停药需要综合考虑效益和风险个体化决策。
----首先评估手术出血风险。
----然后评估患者血栓风险。
----出血风险低的手术,可继续抗栓治疗。出血风险高而心血管事件低危的患者,建议术前停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阿司匹林,术前5~7d。氯吡格雷术前5d或替格瑞洛术前3d停药。
----术后出血已停止的患者,建议术后24h或术后次晨可考虑恢复。
二、具体情况下阿司匹林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1.高危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者如需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何抗栓?
----如患者心血管事件高危且须阿司匹林,术前5~7d。氯吡格雷术前5d或替格瑞洛术前3d停药。
----停药当天采用静脉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或肝素抗凝。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至少术前4h(肾功能不全者8h)停药。
----普通肝素至少术前4h停药。
----低分子肝素至少手术前12h(肾功能不全者24h)停药。
----术后根据出血风险决定重启抗栓治疗时机,通常为术后24h后。
2.胃肠镜检查时是否需停用阿司匹林?
通常无需停用阿司匹林。
----低危操作包括诊断性内镜操作(活检或不活检)、胆管或胰腺支架术、诊断性超声内镜,此时通常无需停阿司匹林。
----高危操作包括结肠镜息肉切除、括约肌切开术的逆行胆胰管造影、胆囊和胰腺支架术、内镜下黏膜切除和内镜下黏膜下分割、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曲张静脉的内镜治疗、经皮胃造口术和超声下细针抽吸活检,需阿司匹林,术前5~7d,氯吡格雷术前5d或替格瑞洛术前3d停药。
----但是对于血栓风险极高患者可继续使用阿司匹林,需在胃肠镜检查术后确保止血充分。
3.拔牙时是否需要停用阿司匹林?
简单拔牙无需停药,尤其是血栓风险高的患者。
复杂的牙科操作可能需要停药。
4.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者是否需要停用阿司匹林?
个体化评估,不建议停用阿司匹林。
5.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者是否需要停用阿司匹林?
一般不建议停用阿司匹林。
三、(ACS)冠脉植入支架术后DAPT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1.根据手术出血风险及心血管事件分级评分调整抗血小板药物:
(1)出血风险低的小手术,可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风险高者应停用,必要时输注血小板和采用特殊止血方法。
(2)心血管事件低危者,术前7~10d停用,术后24h恢复;心血管事件中至高危者,可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但需注意出血风险。
2.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
(1)置入BMS患者的非心脏手术应推迟到30d以后,置入DES患者则应推迟6个月以后,围手术期可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2)近期置入支架的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停用P2Y12受体抑制剂后,可考虑使用GPI(如替罗非班)作为桥接治疗。
(3)若患者置入支架后因外科手术必须调整抗血小板治疗,应继续阿司匹林治疗,并在术后尽快恢复P2Y12抑制剂治疗。
(4)围手术期需中断抗血小板药物者,术前3~5d停用替格瑞洛,术前5~7d停用氯吡格雷,术后24h恢复使用。
3.非心脏手术患者:
(1)患者近期伴有心肌梗死或其他缺血高风险,需选择DAPT进行治疗,择期手术可推迟6个月。
(2)如在DAPT开始后1个月内行择期非心脏手术,不建议停用DAPT。
(3)氯吡格雷于术前5d停用,替格瑞洛于术前3d停用。
周柏林医生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