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伟(医院)
(1)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68岁,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3年,脐周疼痛半个月入院。既往对造影剂过敏,碘皮试时曾发生过敏性休克;有冠心病,COPD病史。入院诊断腹主动脉瘤(AAA)明确(图1)。
图1:患者CTA显示腹主动脉瘤
(2)病例特点:
患者入院后完善了常规生化等检查。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有无手术指针?2)选择何种手术方式?3)术中是否可以使用造影剂?
我们认为:1)患者有手术指针,因为AAA直径已经超过55mm,而且近期出现持续性腹痛症状;2)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患者有冠心病,COPD病史,开放手术创伤大,围术期风险高,且患者拒绝开放手术,故只能选择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3)考虑到患者对造影剂过敏,而且曾经在造影剂皮试的过程中发生过过敏性休克,术中使用造影剂风险非常高,不宜使用。
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该患者有手术指针,只能选择EVAR,且不能使用造影剂。
(3)针对基本特点,准备采取的治疗方案、利弊与理由。可以列举多种选择方案,讲出最佳方案的理由。
术前我们作了如下考虑:
1)考虑到该患者瘤颈较长,锚定区足够,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行EVAR呢?但是,尽管超声可以定位瘤颈,但是患者瘤腔较大,超声引导下无法完成接腿的操作,因而不可行。
2)那是否可以在MRI引导下行EVAR呢?但MRI要求操作环境中无任何金属异物,而且扫描时间长,无法动态引导,因而也不可行。
3)那在DSA下行EVAR,是否可以选择一体式支架呢?这样可以无需使用造影剂定位。但是该患者瘤腔较大,超过6厘米,选择一体式支架可能无法固定,而且可供我们选择的微创公司的一体式支架无法在MRI下进行复查。故此方案亦不可行。
4)如果采用分体式覆膜支架,如何选择大小和尺寸,术中如何定位?这是本例患者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关于选择支架的大小和尺寸,我们可以通过术前CT平扫的横断面进行确认,并无困难。关键是术中如何定位。我们拟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定位。1)术前我们根据CT平扫的图像,定位出肾动脉、瘤颈、瘤体、髂内动脉开口的骨性标志,根据骨性标志进行定位(图2);2)术中我们在肾动脉和髂内动脉内留置导管进行标记定位(图3)。
图2:根据骨性标志进行定位
图3:术中在肾动脉和髂内动脉内留置导管进行标记定位
(4)配合影像学资料介绍治疗过程以及所使用的主要耗材。
我们选择了Medtronic公司的Enduran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主体选择为23mm/13mm/mm;髂腿选择为16mm/13mm/mm。从左侧入主体,右侧接髂腿。术中肾动脉和髂内动脉导管定位,顺利完成了手术操作(图4)。术后我们采用MRI复查,显示瘤体成功隔绝,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5)讨论:本病例简述治疗过程的要点和思维过程,结合国内外资料回顾治疗过程的得失。针对类似病人有何建议。
本例患者,我们体会如下:1)对于无法使用造影剂,或是因为肾功能不全需要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的AAA患者,EVAR完全可行;2)通过多种方式,结合骨性标志,可以实现AAA术前的精确测量;3)EVAR术中利用导管导丝定位重要分支血管,可以确保覆膜支架的准确定位;4)MRI可以实现对AAA的评估和随访。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