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合格的外科医生,首先要对人体的结构了然于胸。
来源:Grant解剖学操作指南(第十五版)图书
作者:PatrickW.Tank
主译:欧阳钧
腹直肌鞘由3层腹肌的腱膜组成。腹直肌鞘中包含腹直肌、锥状肌,腹壁上、下血管,以及T7~T12脊神经前支的终末支。进行该部位的解剖操作时,首先打开腹直肌鞘前壁,观察原位的腹直肌,随后横断腹直肌以暴露腹直肌鞘后壁。
1.将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复位。
2.双侧均做以下切口:在脐水平用剪刀横向切开腹直肌鞘前层(图4.12,切口1),自脐旁开约2.5cm处切至半月线。
3.用剪刀沿腹直肌内侧缘剪开腹直肌鞘(图4.12,切口2)。该切口在距正中线约2.5cm处向上延伸,至肋缘为止。
4.沿腹直肌内侧缘向下延伸纵向切口(图4.12,切口3)。切口3距中线约1.2cm,止于耻骨嵴。
5.将手指伸入纵切口分离腹直肌鞘前壁与腹直肌的前表面。注意腹直肌鞘前壁通过几个腱划与腹直肌前表面紧密相连(图4.13)。可将剪刀紧贴体表插入腹直肌鞘和腹直肌之间剪断腱划,以分离腹直肌鞘与腹直肌。
6.观察腹直肌(图4.13)。腹直肌的下方附于耻骨联合和耻骨体,上方附于第5~7肋软骨。腹直肌可使躯干屈曲。
图4.12打开腹直肌鞘的解剖切口
图4.13腹直肌图
图4.14腹直肌鞘内的神经和动脉。腹直肌已被移除
7.在腹直肌下端的前面找到锥状肌,该肌常缺如。锥状肌附于耻骨前面和白线,向下牵拉白线。
8.沿腹直肌外侧面可观察到6条神经分支(T7~T12)进入腹直肌鞘并穿入腹直肌深层(图4.14)。这些神经支配腹直肌,而后浅出成为前皮支。
9.用手指松动腹直肌内侧缘,于脐平面用剪刀横向剪开腹直肌。分别翻向上、下。若进入腹直肌的神经妨碍肌肉翻开,可在神经入肌处切断。
10.观察腹直肌背面的两组血管。
●腹壁上动、静脉—位于腹直肌上部。
●腹壁下动、静脉—位于腹直肌下部。
11.检查腹直肌鞘后层(图4.15)。辨认弓状线,该结构位于耻骨联合与脐之间。弓状线是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不甚明显,须仔细辨认。腹壁下血管于弓状线平面进入腹直肌鞘。
12.在弓状线下方观察腹横筋膜。腹横筋膜深面为腹膜外筋膜及壁腹膜(图4.15)。
图4.15腹直肌鞘后壁(左),箭头指示处为腹直肌鞘在两个水平的横切面
13.在身体中线部位辨认白线(图4.13)。白线由左、右腹部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腱膜融合而成。
临床意义
上腹部的血管吻合
腹壁上血管与腹壁下血管在腹直肌鞘内吻合(图4.14)。若下腔静脉阻塞,腹壁下静脉与腹壁上静脉之间的吻合可提供汇入上腔静脉的侧支循环。若主动脉阻塞,则通过腹壁上、下动脉形成通向下肢的侧支循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选购《Grant解剖学操作指南(第十五版)》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许多数字化虚拟解剖的课件和应用应运而生,然而尸体解剖操作依然是培养合格外科医师的重要途径。本书在历次的修订过程中,总是围绕着方便学生在实验室使用不断地改进,旨在提供操作指导和足够的解剖学细节来帮助学生观察和认识解剖所显露的重要关系。详尽的解剖方法不仅可以指导解剖学者、病理学者、法医学者和广大医学生学习,更可以供临床外科手术相关科室的医师学习自己相关专业的解剖知识,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医学参考书籍。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