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前,家住陕北黄龙山区的69岁的张老汉(化名)因不明医院行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咳血的“元凶”竟是长在胸主动脉弓部的巨大胸主动脉瘤,经进一步检查CT血管造影提示:主动脉弓顶部动脉瘤伴壁内血肿、多发溃疡形成,动脉瘤约54.3mm×49.6mm×54.3mm大小(图1)。
胸主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主动脉疾病,其最大的风险是瘤体破裂,当瘤体直径大于5cm时破裂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一旦破裂,患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几乎没有抢救的机会,张老汉全家人近乎崩溃,经多方打听咨询,慕名前来西安入住西安医院血管外科,主管医生是禄韶英教授。
图1胸主动脉瘤术前CTA检查
血管外科非常重视这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危重患者。在刘建林主任带领下禄韶英教授、冯骏教授以及全科医师、护理组针对此疑难病例多次讨论,决定勇挑重担,并考虑到患者为来自陕西省黄龙县的农民,家中经济条件差、高龄,决定应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腔内覆膜支架隔绝加主动脉弓上激光原位双开窗术技术进行治疗。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兼顾手术安全,决定使用国产新型主动脉大支架。
在麻醉科朱耀民副主任医师、杜海亮医师以及介入手术室周明丽护士、王博护士的积极配合下,手术由禄韶英教授主刀,带领韩阳医师、李伟明医师以及权建军医师共同完成,科室刘建林主任也亲临手术室坐镇指挥。手术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将覆膜支架精准定位在主动脉弓部,无名动脉远端,完全隔绝胸主动脉瘤,接着通过光纤激发激光成功刺破覆膜支架外膜,完成了左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双开窗过程(图2)。手术圆满完成。在血管外科护理团队的配合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图2手术治疗过程
主动脉弓上“原位多开窗”技术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方法,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新的技术,而且属于专利保护阶段,手术细节从不外泄,目前国内也只有为数不多的3-5个血管外科中心可以独立成此类手术。
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团队拥有介入、外科手术两方面成熟的手术经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成功实施西北地区首例主动脉弓上原位激光双开窗技术,手术难度大、操作过程复杂,在国产大血管支架行双开窗操作国内罕见报道,此例手术的顺利完成展示了血管外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医院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以及综合医疗技术水平。
相关阅读:
首创应用神经显微镜联合达芬奇机器人精准切除骶管内外哑铃型肿瘤
阵发性头痛或是颅内动脉瘤“惹的祸”
冬季流感来袭,预防措施要做好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