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医烟台附院介入血管科成功救治一例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破裂大出血患者,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在治疗过程中,医院全面综合考虑患者紧急病情,大胆创新采用局麻下半卧位手术,应用穿刺预缝合“零开刀”技术、“烟囱”技术独立熟练完成腔内修复术。该手术的成功实现为烟威地区首例,省内也较为罕见。
患者赵先生,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夜间因突发前胸后背撕裂样疼痛由邻居紧急送入滨医烟台附院急诊科,入院后经主动脉CTA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夹层自胸主动脉起始端一直撕裂到双侧髂总动脉,主动脉夹层的假腔不断增大,压迫真腔变细狭窄,病情不断加重。更加危险的是,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已经破裂,高压力的胸主动脉血流已经破入纵隔,并血流开始渗漏至胸腔,患者两度出现血压的突然下降几近休克。患者病情危在旦夕,命悬一线!薄薄的纵隔胸膜已经不能承受主动脉破裂血流的巨大压力,血液开始渗入胸腔,随时可能突发血流“决堤”涌入胸腔导致患者猝死!
主动脉夹层已经破裂出血
唯一能有希望挽救患者生命的措施为立即手术,但患者左肺已被血肿压瘪,先前老慢支肺气肿病史,夹层撕裂的疼痛导致无法平卧。患者病情十分严重,且已经无法耐受全麻,患者开始烦躁,生命体征一度不稳定,“必须立马施行手术,患者随时可能失去生命!”介入血管科主任李乃选教授果断地说。没有全麻的保障,行手术治疗是极度危险的,但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介入血管科团队决定大胆创新采用局麻下半卧位行急症腔内介入修复手术。李乃选教授迅速组建手术团队,邀请麻醉科李玮医师术中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患者一旦病情变化即刻气管插管。
夹层动脉血破入纵隔及左胸腔,压瘪左肺
夜间23:45,导管室护理医技人员在沙明选主管护师的带领下,争分夺秒完成术前一切准备,患者被推入介入导管室。因患者疼痛剧烈已经无法平卧,导管室团队创新应用两床消毒棉被为患者搭建了半卧位DSA手术床,医生敢于在患者半卧位局麻下施行破裂主动脉夹层手术,不仅需要高人一筹的技术,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一手术的创新实践,在国内也为数不多。
术前及术后修复图像、烟囱技术
紧张的手术开始了,介入血管科团队应用股动脉穿刺预缝合技术输送23F的覆膜支架输送鞘,因夹层近端破口紧邻左侧锁骨下动脉,决定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烟囱”技术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手术在紧张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零开刀”穿刺预缝合技术
次日凌晨1:50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胸部撕裂样疼痛明显减轻,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患者入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治疗。术后患者家属携带手术图像资料,医院血管外科咨询相关专家,专家告知此急危重症患者局麻下施行手术极为罕见,说患者捡了一条命。
年轻的医护手术团队
手术成功了,但患者纵隔内及左侧胸腔内仍存有大量积血,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因胸腔感染影响患者生命。医院及时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施救,重症医学科李玉著教授及郝信磊主治医师全程跟踪,紧密监护施治6天6夜;胸外科高学军主任及尹荣江主治医师为患者大胆施行左侧胸腔血肿引流,术后第一天即引流出破入胸腔的血液ml,患者喘憋明显改善。其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好转,治愈后康复出院。离院时,患者激动的说,是“滨医烟台附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患者痊愈康复出院
此急危重症高风险复杂手术的独立顺利完成及患者成功救治康复出院,标志着该院血管疾病的腔内介入治疗达到了省内及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滨医烟台附院多学科合作的救治能力处于烟威地区一流水平。
专家简介
李乃选,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介入血管科主任,导管室副主任(兼),擅长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外周血管、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点击下列关键词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秒生死抢救微电影《个生日》
山东省首次航空救援演练医学影像报告手机随时查滨医院院长王强专访实录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