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全国性队列回顾研究,考察了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与主动脉瘤或夹层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收集了人次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78%环丙沙星)患者数据,同时倾向匹配了人次阿莫西林使用患者。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患者主动脉瘤或夹层初次诊断的危险比,即药物治疗后60天内因主动脉瘤或夹层入院、急诊或死亡。
60天风险期内,氟喹诺酮类使用者每患者年主动脉瘤或夹层确诊1.2例,而阿莫西林组为0.7例,氟喹诺酮增加患者主动脉瘤或夹层风险(HR,1.66,95%,CI,1.12-2.46)。在万的治疗人群中,60天风险期内,组间主动脉瘤或夹层发病差异为82例。二次风险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主动脉瘤的风险比为1.90,导致主动脉壁夹层形成风险比为0.93。
研究认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患者主动脉瘤或夹层风险增加。
原始出处:
BjornPasternaketal.Fluoroquinoloneuseandriskofaorticaneurysmanddissection:nationwidecohortstudy.BMJ.08March.
梅斯医学(MedSci_ms)改善医疗质量
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