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增宽
升主动脉
胸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瘤

病例分享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

近日,广西医院血管外科覃晓主任及其团队,成功应用Castor?分支型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一例及胸主动脉瘤一例。

胸主动脉夹层病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0岁。行主动脉CTA检查为主动脉III型夹层。

相关测量:

左颈总动脉根部直径:29.6mm

降主动脉远端直径:22.4mm

LCCA-LSA距离:12mm

LSA远端30mm处直径:8.0mm

右侧股动脉入路直径:8.3mm

手术难点:

术前造影

该患者为慢性夹层,夹层巨大,已经形成夹层动脉瘤。破口距离LSA较近且逆撕至LSA根部。如果使用一般直管型支架,LSA远端健康锚定区不足,极易引起I型内漏。为达到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避免风险,只能选择覆盖LSA,或通过“烟囱”、“开窗”等技术重建LSA。

手术方案:

根据相关测量值以及手术难点,决定选用规格为C-的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定位于Zone2区,可以将健康锚定区向前拓展的同时,一体化分支重建LSA,避免由于锚定区不足而引起I型内漏。此外,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近端采用三重小波段结构,紧贴血管壁,确保密封性,进一步防止I型内漏的发生。

术后效果:

术后造影

术后造影显示,支架近端三重小波段密封性能良好,无内漏;夹层被完全隔绝,手术圆满成功。

胸主动脉瘤病例

术前CTA

术前测量结果:近端LCCA根部直径为32.7mm,LSA远端30mm处直径为9mm,LCCA与LSA间距15mm,有效锚定区为25mm。

使用规格为C-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术后结果良好,血流恢复正常。

术前造影

术后造影

专家简介

覃晓

广西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全国委员、血管外科分会常委、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栓塞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西外科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血管外科学组组长,广西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西移植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广西分会常委,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现任国家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主任,广西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西卫生厅肝胆、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广西科技厅、卫生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广西卫生厅保健专家组成员;中国南方血管论坛(SEC)共同主席,中国-东盟血管外科论坛执行主席。担任《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外科杂志》、《广西医学》、《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参与多项学科指南制定。年至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多次参加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学术交流并进行专题讲座;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课题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科技厅自然基金课题2项、卫生厅重点课题1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编人卫版论著一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

科室简介

广西医院血管外科于年专业独立,年1月正式独立为一个病区,是广西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血管外科专科。现为广西唯一的国家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广西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广西技术设备最先进,教学、医疗和科研水平最高,收治周围血管疾病病种最多,覆盖面积最广的区域性血管外科中心。

科室设有正式编制床位41张,实际开放床位43张。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医生11人,护士17人。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讲师(主治医师)6人,助教(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2人,硕士9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5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国家级委员5人次,学组副组长1人,省级主任委员1人次,副主任委员1人次,学组组长1人次,常委6人次。在区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年介入量超台,手术量逾台。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甘肃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rbdfkc.com/xzdml/4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