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扶贫东风,黄希生由贫困户变身劳动模范
“竹板打,响连声,唱上几句大家听……”脱贫致富的黄希生,是街坊邻居的“活宝”。在新蔡县南湖街道高湾村,黄希生可是一位“名人”。之所以说他是“名人”,缘于他性格开朗,见人总是乐呵呵,张口能说快板书;缘于他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曾穷得叮当响;缘于他借扶贫东风,靠勤劳双手摘穷帽,并从贫困户变身新蔡县劳动模范。“穷日子不能提,说起来就想抹眼泪”今年68岁的黄希生,年轻时日子并不穷。“穷日子不能提,说起来就想抹眼泪。”在黄希生家中,黄希生一边翻看自己创作的快板书唱段,一边与记者聊着家常。在聊天中,记者听出了他家穷得出名的原因:“难回忆,我妻误撞扬场机;胳膊打断腿打断,生活陷入困境地。”年麦收时节,在自家打麦场里,妻子朱中英因操作不慎,被麦子扬场机打断了胳膊、腿。经过手术治疗,妻子虽然保住了命,却落下了肢体二级残疾。突如其来的意外之灾让他全家跌落谷底,家中积蓄花个精光,又欠了10多万元的外债。“那时走路都抬不起头,真不知道苦日子啥时间能熬出个头?”回忆过往,黄希生眼泛泪光。“政府帮自己干,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经过高湾村群众代表公开评议,黄希生被定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王领超、第一书记王鑫一次次走进黄希生家,与他拉家常、谈心声,党的扶贫政策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他的心窝里。一时间,黄希生心里亮堂了,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他家原来的房子低矮潮湿,四处漏风。街道、村里对他家进行了危房改造,盖起了新房,实施了“六改一增”,使得他家面貌焕然一新。帮扶工作队为黄希生的妻子办理了低保、落实了残疾人补贴。“扶贫政策落实处,我家纳入贫困户。各级政府很关心,大事小事都想着。我妻残疾吃低保,孙子上学有救助。政府给俺改危房,下雨落雪把心放。支了灶台又支锅,全家喜欢的笑哈哈……”在快板书中,黄希生发自内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高湾村紧邻汝河,离县城较近,村里水好土质好,适宜发展蔬菜瓜果种植,高湾萝卜、高湾草莓小有名气。走访中,帮扶干部得知黄希生种菜也是一把好手,便引导他种植萝卜等蔬菜增收致富。“要过好日子,还得自己拼。”黄希生早就想甩掉贫困帽子,“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俺得把萝卜种好。”秋季萝卜上市了,在县城蔬菜市场,他利用自己会说快板书的优势,打着快板为高湾萝卜代言:“新蔡城南大高湾,萝卜长得脆又甜。要问萝卜有多甜,甜得叫你入梦园……”渐渐地,不少市民都知道了这位诙谐幽默的卖菜老人,知道了鲜嫩脆甜的高湾萝卜。黄希生身子骨硬朗,街道又为他本人安排了环卫工的工作。他不苦不怕累,主动分包最难打扫的路段。每天天蒙蒙亮,他就出来打扫卫生,在村里路上来回穿梭。他勤劳又能干,月月被评为先进环卫工。年底,黄希生粗略一算,腰包鼓起来了,他家顺利实现脱贫。他的快板书又赋予了新内容:“‘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都达到。脱了贫,致富路上有精神。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靠打拼。自己干政府帮,脱贫致富奔小康。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越来越美好!”“听党话跟党走,咱多为国家做贡献”日子越过越红火,黄希生喜事儿接踵而至:在南湖街道召开的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他披红戴花走上主席台,作为脱贫光荣户代表发言;年,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他又被评为新蔡县劳动模范。人逢喜事精神爽,黄希生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借扶贫东风,俺扔掉了贫困帽子。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多为国家做贡献。”黄希生心怀感恩地说。受益于党的扶贫好政策,脱贫后,爱写、爱唱的黄希生时时刻刻不忘党恩。他先后创作出《高湾巨变》《南湖巨变》《南湖美》《新蔡新貌》《新歌唱祖国》等快板书,引导更多的群众树立“贫穷坐不住、睡不安、等不得”的理念,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受到了乡亲们的赞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希生主动请缨,当上了街道疫情防控志愿宣传员,并写出了接地气、鼓人心的快板《众志成城战疫情》。“竹板打,响连声,唱上几句大家听。少出门,别乱走,讲卫生,勤洗手。不聚集,要记清,屋内屋外多通风。人人做到都安全,不给国家添麻烦。党和人民心相连,亿万人民同心干。众志成城战疫情,打赢这场阻击战……”疫情期间,在南湖街道不同路段上,经常会发现黄希生身穿橘黄色保洁马夹边扫马路边唱快板,向过往行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街道还把他的快板录制成音频,利用大喇叭不间断播放,宣传到南湖街、村的各个角落。黄希生说:“广大医护工作者、党员干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没日没夜来保护我们老百姓。我没啥能耐,就是想出份力,为疫情防控做点事儿。”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