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胸片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常规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出胸廓、肺组织与肺血管、心脏、胸部血管等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虽然其精确性不如新兴的断层成像手段,但因其简、便、廉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仍然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参考作用。
临床上面对某些疾病,例如主动脉夹层,考虑到此病可能比诊断出此病更为重要,而胸片往往是患者入院后第一手影像学资料,如果可以从胸片的异常征象中发现心血管病的蛛丝马迹,进而诊断出相关疾病,特别是主动脉夹层这种需紧急处理的疾病,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最常见的后前位胸部平片作引,扒一扒那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胸片征象。
(一)正常胸片中的心脏与大血管
图1-1正常胸部X线平片(后前位)
正常胸部解剖结构及后前位胸片如上图所示。胸片可见:
1.右心缘:上段为上腔静脉,下段为右心房右缘;
2.左心缘:上段为主动脉结(即主动脉弓投影);中段为肺动脉段,由肺动脉主干构成;下段为左心室缘;
3.心胸比率:心脏横径/经右侧膈肌顶端测量的胸廓内壁横径,可衡量心脏在胸腔内相对大小,如图,即(a1+a2)/b,正常值为0.44±0.03,且不超过0.5。心胸比率在0.51-0.55时,为轻度增大;0.56-0.60为中度增大;大于0.6则为重度增大。
(二)异常胸片中的心脏与大血管
1.普大型心:
又称为球形心,见于全心衰、心肌炎、心包积液,胸片特点为:各房室均增大。多由左右心室、心房同时扩大或者心包内渗出、心影呈烧瓶样扩张所致。
图2-1普大型心,左右心房、心室均扩大,肺动脉段平直
图2-2普大型心,该例为心包积液,心胸比率约0.64
2.梨形心:
也称二尖瓣型心,见于二尖瓣瓣膜病变、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等。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房室增大。多由二尖瓣病变导致左房、右室及肺循环负荷增大所致。
图2-3梨形心,左房、右室扩大,肺动脉段突出(箭头示),肺纹理增粗
3.主动脉型心:
又称为靴型心,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瓣膜病变、法洛氏四联症。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增大,心腰凹陷,心尖下移、隆突并向左增大。是多种原因引起左心室肥大的共同表现。
图2-4靴型心,肺动脉段凹陷,主动脉结增宽(箭头),心尖明显左移
4.纵隔影增宽:
见于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其胸片特点为: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壁钙化。胸主动脉瘤可伴有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脉影增大,主动脉弓迂曲延长;主动脉夹层时有主动脉结突出,心影增大,左侧胸腔积液表现。
图2-5纵隔影增宽,本例为降主动脉增宽、扩张,左心室增大,肺纹理无异常
图2-6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主动脉弓明显增宽、扩张
图2-7纵隔影增宽,边缘模糊(本例为主动脉夹层)
(三)心血管疾病致肺循环异常的胸片表现
1.肺血增多:
多由左向右分流、动静脉瘘或心排血量增加所致,表现为肺动脉增粗、肺动脉段突出,肺野透明度正常。
图3-1肺血增多,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突出,血管边缘清楚
2.肺血减少:
多见于右心排血受阻、肺动脉阻力增高或肺动脉栓赛,表现为肺门动脉影缩小,肺野透明度增加,动脉血管影变细。
图3-2肺血减少,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肺动脉段可凹陷或突出
3.肺淤血:
多由二尖瓣狭窄、慢性左心衰等左房压力增高疾病所致,表现为肺血管纹理普遍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门影增大,肺野透明度减低。
图3-3肺淤血,肺叶透亮度降低,肺纹理增粗紊乱。
4.肺水肿:
一般由急性左心衰、二尖瓣狭窄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伴咳粉红色泡沫痰,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伴有片状模糊影,肺野透亮度减低,肺泡肺水肿常见单侧或双侧广泛分布的斑片状、蝶形阴影(蝴蝶征),常融合成片。
图3-4肺水肿,肺野渗出较多,可见蝴蝶征(箭头)
5.肺动脉高压:
胸片示: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扩张增粗,多伴有右心室肥大,可呈梨形心。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Eisenmenger综合征。
图3-5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明显突出
在心血管时间主页的对话框内:
回复秘籍:即可获取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总结。
回复绑定:即可获取5个丁当。
编辑:任杨源
参考文献
[1]WilsonAG.Thechestradiographinheartdisease[J].Medicine,,30(1):18-26.
[2]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象诊断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郭继鸿.临床实用心血管病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注:本文所用图片全部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影像阅片库。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