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目的评价复合支架方案对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手术(EVAR)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至年间医院例接受EVAR手术的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支架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合支架组(28例)和标准支架组(例);前者定义为使用1种以上的品牌支架组合完成EVAR手术,后者定义为仅使用1种品牌支架完成EVAR手术。所有患者于术后1、3、6、12个月接受随访,复查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内漏发生率、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入路并发症发生率、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复合支架组和标准支架组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30d均无死亡,无瘤体破裂。复合支架组和标准支架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35±2.99)d和(5.92±3.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2组患者内漏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8.2%,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分别为3.6%和10.9%,人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8%,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0.9%,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分别为0和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1.、0.、4.、0.,均P0.05)。但2组患者术后二次干预率分别为3.6%和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P0.05)。结论使用复合支架对近端瘤颈以及髂动脉解剖困难的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EVAR手术,可以降低术后二次干预率。
自从Parodi等年为第1例腹主动脉瘤(AAA)患者成功实施腔内隔绝术(EVAR)以来,EVAR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工业化技术的进步,不同种类和特性的支架型人工血管被设计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解剖学形态是支架型人工血管选择的重要依据,不同材料和不同设计的支架型人工血管往往可以满足不同条件的瘤体解剖。
临床上,单独使用某一种设计的商业化覆膜支架不可能适用所有的瘤体解剖。对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且瘤体形态不符合常规EVAR手术要求的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EVAR术后内漏或支架移位、支架闭塞等并发症远远高于解剖条件良好的患者。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尝试整合来自不同品牌的支架型人工血管组成复合支架方案对复杂解剖的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EVAR手术,可以使各种不同设计和材料的优点得以互补,进而适应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复杂解剖。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复合支架及标准支架在腹主动脉瘤的应用,评估复合支架的有效性。
1.研究对象:查阅手术记录、病史以及CT血管造影(CTA)随访结果,回顾性分析上海医院年1月至年2月期间例接受EVAR手术的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向患者告知具体的治疗方案、手术风险、预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使用支架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合支架组(28例)和标准支架组(例)。
2.术前形态学测量: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主动脉CTA检查,测量并评估AAA的形态学特征,包括:近端瘤颈长度、瘤颈角度、近端瘤颈直径、瘤体大小、低位肾动脉距离腹主动脉分叉的距离、髂动脉扭曲程度、髂动脉长度以及直径等。通过测量,本研究将近端短瘤颈(瘤颈15mm)、钟形瘤颈、近端瘤颈严重扭曲成角(瘤颈角度45°),同时合并远端髂动脉扭曲(髂动脉扭曲指数1.5)的肾下腹主动脉瘤定义为复杂腹主动脉瘤。依据相关文献的方法,本研究测量了髂动脉扭曲指数,来反映髂动脉扭曲、成角的严重程度。
3.手术方法: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EVAR手术所使用的支架型人工血管主要来源于以下公司:丹麦COOK公司、美国Medtronic公司、美国Gore公司、上海微创公司、北京华脉泰科公司;它们分别被用于支架主体、髂支或主动脉延长段,从而组成标准支架或复合支架来完成EVAR手术。对于复合支架组,支架主体和复合髂支之间的重叠长度依据支架主体品牌的推荐。
4.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病史记录,本研究记录了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中转手术、二次干预、术后入路并发症、系统并发症、术后30d死亡率以及术后瘤体破裂等资料,这些数据均依据先前EVAR手术报道的描述标准。根据手术记录,记录了每1例EVAR手术中支架的类型、释放位置等。
5.术后随访:患者术后1、3、6、12个月接受随访,复查胸腹主动脉CTA,如果没有明显异常(如支架移位、严重打折、狭窄或支架闭塞、术后内漏),之后每年复查即可。术后CTA主要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