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FUN》
推出“南山名医团”特别策划
南山名医团由广州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各学科专家组成,名医大咖联手《健康FUN》为您揭秘医学发展前沿、科普疾病预防治疗,让你了解多一点,健康多一点。何姨(化名)今年86岁了
平时身体还算硬朗
但十几天前
突然发现自己的左脚疼起来了
本来以为休息一下就行
谁知道后来却越来越痛
当决定去看病时
医院
原来像何姨这样
到了一定年纪时
腿脚突然发冷、发麻、
红肿疼痛的街坊有很多
不少人认为
可能是关节炎、风湿病或者“老寒腿”问题
但是专家告诉我们
“真凶”可能是逐渐硬化狭窄
甚至闭塞的下肢动脉血管!
而且下肢动脉硬化
几乎无可避免!
究竟下肢动脉硬化是怎么一回事呢?
身体会发出怎么样的“预警信号”呢?
如何防治最科学有效呢?
《健康FUN》
请来了广州医院
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教授
为大家释疑解惑!
专家介绍
王海洋
广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医学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多篇。
专业方向:擅长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颈动脉狭窄、肺栓塞、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症、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静脉阻塞病、血液透析通路等疾病的诊治。
就由南山名医为你细说
下肢动脉硬化那些事
↓↓↓
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什么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层组织变性或钙化,腔内可继发血栓形成,破坏动脉壁,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患肢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肢端坏死。凡年龄大于50岁出现下列症状就有可能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及时就诊血管外科。
02
下肢动脉硬化有哪些症状
①双下肢乏力、怕冷、发凉、间歇性跛行。可出现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苍白等表现。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进行性加重。
②间歇性跛行引起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臀部、大腿内侧及腰部疼痛,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温降低,趾甲生长缓慢,足汗减少。
③小腿部肌肉供血不足,间歇性跛行痛点在小腿部,足部怕冷发凉、皮肤干燥,腘动脉以下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④足趾苍白、青紫,夜间疼痛不能安静睡眠,说明病变缺血严重,有可能发生足部坏死、溃烂。
⑤足部怕冷,疼痛剧烈,肢体坏死、溃烂。
0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治疗
仅有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多数症状轻微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锻炼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整体治疗。
包括: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
(2)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3)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4)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对于下肢PAD的医院门诊接受医师指导治疗,出现症状的患者应该在专科医师建议下做进一步检查,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04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什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主要是根据下肢血管堵塞的程度进行治疗,主要有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两种主要方式。外科手术是应用人造血管或者自身的血管将闭塞两端的血管连接起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介入治疗是用球囊或者支架将闭塞的血管撑开,达到再通血流的目的,但目前支架只能用于大腿部位的血管,不能用于小腿部位的血管。
此外,对于局限性的动脉闭塞可以做斑块旋切术,但由于下肢动脉闭塞病变往往较长,目前单纯性斑块旋切应用较少,一般配合药物涂层球囊来达到无支架化的目的。
记者/赵毅编辑/健康L君编审/张小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