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患者吕先生,75岁高龄,入院20多天前曾有胸背部不适感觉,但未予重视。15天前出现咯血现象,开始时痰中有鲜红色血丝,医院行胸部CT检查,怀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吕先生咯血症状突然加重,咯血次数和咯血量均增多,有时全是鲜血,并伴胸前区疼痛。一家人心急如焚,经人介绍,医院设有专业治疗该病的周围血管科,于是紧急带吕先医院就诊。
周围血管科医生经详细了解病情,并进行相关检查后告诉吕先生的家人,吕先生的疾病诊断为“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况比主动脉夹层更凶险,根据病情需要行“腔内隔绝术”,但手术风险较大,患者高龄,血压偏高,手术比较复杂。经与家属商量,并与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多次讨论后,制定了在我院双C复合手术室的手术方案。
支架置入前造影
支架置入后造影
年12月26日上午,吕先生在术前一系列准备就绪后推入以IGS双C为平台的复合手术室,麻醉成功后,经右侧股总动脉入路,覆膜支架顺利置入,造影示瘤体被完全隔绝,无内漏形成,手术成功,吕先生被转入ICU进行进一步监护治疗。
相关知识:
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大多继发血管损伤如外伤、刀刺伤、手术创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破裂后,如果被动脉周围软组织包裹、局限,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称为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双C复合手术室:医院配置的以美国GE公司IGS双C血管造影机为平台的复合手术室,既配备了国际先进的X线造影设备,也配置了先进完善的麻醉监护设备,是标准的无菌层流手术室,在同一平台,既可以完成微创介入手术,也可以进行无菌开放手术,以及二者兼顾的复合手术。
医院周围血管科专家王静华主任指出,无论是主动脉夹层,还是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同样面临随时可能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巨大风险,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如果条件允许,以手术封闭破口为首选治疗方案。高血压是该病的重要致病原因,故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一旦出现胸背或腰腹部痛应及时就医,不可延误诊治时机。
官方
好内容与朋友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