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管,也是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主要导管。那您知道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吗?这种堪称致命“炸弹”的疾病,它的发病机理又是什么呢?一旦不幸患病,又会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呢?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拥军教授,将带我们深入了解这样一种会引发生命危险的血管疾病,指导您如何科学预防,远离主动脉夹层。2月9日晚18:03播出,欢迎锁定澳亚卫视三生有幸。
李拥军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案例回顾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潘先生是一位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据潘先生反映,他在一次出差回来突然感到背部疼痛,腹部也感觉胀胀的,医院都没有查出来是什么病,一直被作当肠胃炎在治疗。可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好转。最后,潘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做相关检查,才发现自己得的是主动脉夹层,而且已经是命悬一线了。
主动脉是贯穿人体全身的大血管,负责为各个重要器官提供血液和养分。主动脉血管壁是由内、中、外三层膜组成。正常情况下,这三层膜紧密贴在一起形成一堵墙,共同承受血管内血流的冲击压力。
当主动脉内膜出现破损,高速、高压的血流穿过内膜冲击进入中膜,足以把具有一定厚度的中膜撕裂开,在中膜层内冲击出另一个可容纳血流的腔隙。这种在原有主动脉管腔之外形成了异常管腔结构(医学上称为假腔)的情况,就叫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每年在10万人群中的发病率能达到50到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还在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这个病的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它也就成为了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那么,这么危险的疾病,早期有没有一些症状表现可以提示我们呢?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拥军教授介绍,主动脉夹层在主动脉真正产生夹层之前,是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主动脉夹层称为“隐形的杀手”、“无声的杀手”。
但是,李拥军教授也告诉我们,主动脉夹层最常见或者最关键的信号,就是高血压。反过来说,高血压也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主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者中层内膜有先天性问题,有结构性不良的情况,那么高血压就会撕裂中层内膜。一旦撕开,患者就会出现后背和前胸的剧烈疼痛。所以说主动脉夹层的“高能预警”就是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由于我们对这个病并不了解,所以常常以为是心绞痛或是心梗。那么,引起主动脉夹层的病因究竟有哪些呢?
遗传因素:马凡氏综合征,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后天因素: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
其他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梅毒,心内膜炎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常见的主动脉血管疾病,也是危害严重和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早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第一周的死亡率可以达到70%。
另外,主动脉夹层也会影响不同支脉,对人体造成不同损伤。比如说,累及头部供血,会导致脑梗和偏瘫,甚至死亡;累及到肾脏供血,肾功能会严重受损;累及肠道出血,会出现肚子胀痛;累及到肢体供血,也会导致肢体凉麻疼痛、发白以及坏死。
主动脉是我们身体的主干血管,负责为各个系统组织器官输送氧料。主动脉夹层就是发生在主动脉上的病变,是十分危险的大血管疾病,所以及时治疗很关键。
李拥军教授介绍,主动脉夹层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累及到重要脏器的供血,我们叫做非复杂性夹层,这时候基本上是保守治疗,也就是降压治疗;另外一类是已经累及重要脏器供血的情况,叫做复杂性夹层,这类情况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最后,李拥军教授也告诉我们,主动脉夹层本身难以预防,我们只有管控好它的危险因素,比如说控制好三高基础数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另外,也要健康饮食,不要大鱼大肉;当然生活也要规律,烟和酒都要严格管控,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更多精彩内容
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