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拆书信何事喜
数行感谢抵千金
春暖花开
医院的
庆亮、小英夫妇
与浙江大医院的
医护人员一一拥抱告别
“感谢有你们才让我丈夫再次拥有生命,
感谢你们让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临行前
作为医生的夫妻俩
给浙一的医生们写了封“纸短情长”的感谢信
字字真情
让所有人暖在心田
瞄向33岁庆亮医生的这种病
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夺命杀手”
它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一旦发生
几分钟内
即可致人于死地
纸短情长
医生写给医生
庆亮、小英夫妇
尊敬的浙大一院全体医护人员:
在此衷心感谢血管外科张鸿坤主任团队,心脏大血管外科马量主任团队,外科监护室傅水桥、俞文桥副主任医师团队,麻醉科姚永兴主任医师团队,感染病科何剑琴主任医师,正是有您们强大的团队协作才让我的爱人重获新生。
父母给了我们第一次生命,浙大一院给予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我是一名麻醉科医生,我的先生是耳鼻喉科医生。因为学医,我们相知相爱,也因为懂医,我们的小家庭渡过劫难。
年2月4日下午,庆亮在下班开车回家途中突发后背撕裂样疼痛。他自己作为医生,觉得情况严重,当即考虑自己可能是“夹层”,医院。
经过急诊一系列检查,他被诊断为B型夹层及主动脉根部动脉瘤。该院相关科室主任给出的治疗方案为保守治疗两周后再进行手术。
但天不遂人愿,庆亮肺部病情不由控制的发展,血氧饱和度维持不佳,两侧大量胸腔积液,咯血痰。直至农历大年三十(2月11号)晚上那天,他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至只能气管插管维持,万家团聚的日子,医院里,感觉全家一下子陷入了万丈深渊。
当时,医生会诊认为我先生的肺水肿、肺实变、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夹层没有关系,而是坠集性肺炎导致,没有开展手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他病情一天天恶化,全天用镇静剂持续无意识状态,崩溃无望下的我医院,带着全部资料分医院就诊,结果均为病情严重不敢收治。
沮丧回来后又是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幸运来临:2月25日该院邀请了浙大一院张鸿坤主任、马量主任,还有感染病科、心内科、呼吸科老师们一起会诊。他们当即建议我们尽快转院进行手术,并帮我们联系好重症医学科的绿色通道。
2月26日我们终于等到了希望!外科监护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傅水桥副主任医师打电话通知我们可以转院了,俞文桥副主任医师带领护士医生冒着大雨,在庆春院区门口等待我们的到来,就为了能够无缝对接保证我丈夫的生命体征。
为了避免我们楼上楼下检查折腾,重症医学科团队的老师们带着我们去做CTA并送回监护室,帮做纤支镜吸痰冲洗尽量打开肺下叶,当晚八点多,张鸿坤主任紧急帮我们做了长达四个小时的降主动脉支架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出手术室时已然过了凌晨,让我这位也常常工作在手术室中的医生肃然起敬,感激涕零。他们是拼上自己的命来救患者,术后在外科监护室严谨治疗和悉心照顾下,我丈夫来院第三天就顺利拔管,不得不令人惊叹!
六天后,庆亮能扶着东西自己站立起来,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次日清晨他又再度胸痛,急诊胸腹主动脉CTA显示出现了新发升主动脉夹层。血管外科何杨燕老师马上联系心脏大血管外科紧急会诊,马量主任当机立断决定手术。经过马量主任团队、骆文宗、吴胜军、张怡然等老师长达十小时的不懈努力,再次与死神“拼”到凌晨。术中,麻醉科姚永兴主任医师的高超技术不仅让我丈夫顺利苏醒、也让我重新认识麻醉的要义,术后当天上午气管导管就顺利拔出。
我丈夫的命顺利保住了!后续恢复中免疫力低下以及贫血和微小病毒、细菌感染,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各位专家及感染病科何剑琴主任医师悉心治疗下,及时输注丙球蛋白纠正骨髓抑制功能。慢慢的血色素也上来了,抵抗力也增强了,他终于从鬼门关闯了过来,让我们全家又再次回归正常的生活。几次,我都想给这些救活我丈夫的医生跪下,也真正理解了所谓医者父母心的真谛。
感谢浙大一院给了庆亮生命的延续,让孩子有了爸爸,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医国医民医德,救人救世救心!在此,我携全家向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小英敬上
年4月1日
夺命元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庆亮医生“中招”的,正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动脉瘤”。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最粗的一根动脉,从心脏出发,由近及远可以分为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又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它好像是一张卷成筒状的卷饼,由紧贴在一起的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织构成。
但当内膜出现破损后,高速、高压的血流穿过破口进入内外膜之间的空隙,形成主动脉夹层。而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血肿扩大将主动脉壁中层剥离成为内外两层,当血液流入主动脉夹层之内,却不能正常流出,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血肿或夹层越“吹”越大,让薄弱的外膜难以长时间承受高压的血流,最终导致主动脉破裂,患者会在瞬间死亡。
据文献报告,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6小时内病死率会超过22.7%,24小时内会超过50%,1周内将超过68%。
“我们科室,近来接诊了越来越多年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年轻一位只有28岁,开年以来有十多位30岁左右的患者!”浙大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张鸿坤主任医师介绍,以往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年龄一般在40-50岁左右,但是近年来由于年轻人不注重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40岁以下的患者越来越多。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马量主任医师介绍到:“主动脉夹层是我们心脏大血管外科最危急的疾病之一,一经确诊需要急诊手术。本次我们为病人实施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David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我们还保留并修复了患者自身的主动脉瓣,避免了术后的终身抗凝治疗,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心脏外科中心,我们已经常规开展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在内的各类瓣膜修复手术以及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手术。
警惕!
持续撕裂样剧痛是重要信号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喜欢找上哪些人?
1
NEWS
高血压人群
临床上,约70%至90%的夹层患者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这些人往往血压控制不佳。因此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时监测、加强血压控制,万不可因为没有感觉到不适就不管它。
2
NEWS
肥胖人群
主动脉疾病也对肥胖人群青睐有加。
3
NEWS
某些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
或心脏大血管手术史患者
如马凡氏综合征、动脉瘤或夹层家族史,既往有心血管外科手术史、或曾有过急性胸痛合并主动脉瓣膜返流这些因素的人群尤其要警惕。
4
NEWS
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日常生活中脾气急躁易怒,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熬夜等等的人群都可能诱发高血压,从而引起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发生。
专家尤其强调:主动脉夹层破裂是急性发作的,很难通过一些检查提前发现。一旦检查发现了,那就是夹层已经发生,情况异常凶险。如果胸背或腹部出现撕裂样或刀割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锐痛不能只考虑到是心肌梗死或者肺栓塞,也要考虑到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医院就诊,夹层破裂越早确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浙大一院专家门诊表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觉得不错
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