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在主任李志强的带领下成功应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联合“三明治技术”治疗一例累及双侧髂总动脉的Ⅱc型腹主动脉瘤。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81岁,主因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2个月到我科就诊,腹主动脉CTA显示肾下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总动脉,为Ⅱc型腹主动脉瘤,瘤颈成角较大,双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解剖结构复杂,EVAR手术难度大。
介入血管外科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应用EVAR联合“三明治技术”保留左侧髂内动脉,以减少臀肌跛行及坏死发生几率,同时可以满足盆腔脏器的血供。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一个月复查,支架全程无内漏,重建的左侧髂内动脉血流通畅,治疗效果理想。
本例病人病变血管解剖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使用EVAR联合“三明治技术”修复了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瘤,并重建左侧髂内动脉,代表我院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关于腹主动脉瘤,介入血管外科李志强主任如是说:年4月18日凌晨1时15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医院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享年76岁。腹主动脉瘤是人体的腹主动脉由于某些原因而扩张并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它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却异常凶险,如果腹主动脉增大并扩张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突发破裂并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就好像是把气球吹破了。而腹主动脉是人体大动脉里发生动脉瘤机率相对高的部位,其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在65岁老年人中,发生率大约8%。目前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方式。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与开放手术相同,其特点是创伤小,避免了传统手术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痛苦,降低了病人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其对于一些有严重合并症、预期不能耐受传统开腹手术或手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提供了治疗的机会。我科已开展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近5年,技术成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与好评。
术前CTA
手术完成后造影
术后1个月CTA
河大附院介入血管外科宣传中心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