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护理操作常用规范,几乎各地和各医疗单位都有自己的护理常规,但因受多种条件局限,难免水平参差不齐。医院是目前我国护医院,该医院的护理常规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概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瓣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使主动脉壁呈两层或多层分离状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70岁达到高峰,男性多于女性。根据时间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发病在2周之内为急性,2个月之上为慢性,2周至2个月为亚急性。此病病因很复杂,主要与高血压、遗传因素和结缔组织代谢异常、损伤、妊娠、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有关。
主要症状1、疼痛:临床90%患者有剧烈疼痛,多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有濒死感;
2、瘤体压迫症状:可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下咽困难;
3、高血压:患者常有高血压,即使休克也有面色苍白、冷汗、周围性发绀等表现,仍可表现为高血压;
4、脏器缺血表现:30%患者可发生主动脉分支的阻塞,导致脏器缺血,可表现在神经系统、四肢、肾脏及胃肠;
5、破裂表现:患者可出现心脏压塞、休克、胸痛、呼吸困难、心悸、胸腔积血和呕血等;
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患者可出现急性左心衰,有严重的呼吸窘迫、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处理原则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动脉瘤并用适当大小的人造血管替换修复。全心肺转流术对升主动脉瘤切除是必要的,部分心肺转流术以支持动脉瘤远端的血液循环对降主动脉瘤切除来说是合理的。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也可成功地切除,但该手术过程较复杂,而且危险性很高,不仅要切除动脉瘤,有些患者还要再植所有的头臂血管。
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疼痛:与动脉瘤及其突然撕裂有关。
3.自理能力缺陷:与绝对卧床有关。
4.组织灌注异常:与高血压或血管壁缺陷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及其防护知识有关。
6.有心排血量减少的危险:与动脉瘤导致的血管狭窄有关。
7.恐惧:与担心动脉瘤破裂出血、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8.知识缺乏:与不了解出院保健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
1.同心脏术前护理。
2.每日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防止瘤体破裂引起死亡,收缩压在~mmHg之间,舒张压在60mmHg左右,控制病变发展。
3.根据血压,适当给予口服或经静脉泵入降压药。
4.绝对卧床防止活动引起血压增高导致的动脉瘤破裂。
5.减少增加腹内压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便秘等。
6.镇静、镇痛,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避免血压升高。
7.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防止情绪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升高。解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术后护理
1.同心脏术后护理。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及体温的变化。
3.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人工血管感染。
4.体位:平卧位,减轻血流对吻合口的冲击。
5.注意下肢供血情况:检查下肢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有无继发性血栓形成,有无疼痛、皮肤苍白、皮温降低、感觉迟钝、运动障碍缺血症状。
6.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密闭,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注意有无出血。
7.及时给予镇痛剂。
(三)健康指导
1.术后3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活动或引起血压升高的活动(抬重物、用力排便等),控制体重。
2.避免情绪波动,注意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进行放松训练,防止睡眠紊乱,每日睡眠不少于8小时。
3.戒烟戒酒。
4.保持排便通畅,多食低盐、低脂、粗纤维的食物。
5.按时服药,控制血压;监测血压,定期复查,以观察有无夹层动脉瘤的复发及主动脉瘤的形成等。
(作者:医院护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