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可客观评价急性脑缺血的情况,快速发现缺血责任血管病变,为介入治疗争取时间、提供重要依据。正常人群由于双侧颈动脉及双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相对应部位的血供充分,通过基底动脉环在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一般在DSA脑灌注影像上表现为脑实质期染色均匀,血供丰富,无缺血改变。由于脑部缺血在DSA脑灌注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染色变浅,染色越浅,说明缺血越严重,根据这一点可以判定出脑部缺血的部位及程度。
DSA对于发现青年人的大动脉炎价值最大,它可发现主动脉或(和)主要分支的管腔边缘比较光滑、粗细不均或比较均匀的向心性狭窄,以至完全阻塞,可伴有管腔扩张和动脉瘤形成。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主动脉粥样硬化时,可发现动脉管腔不规则,边缘粗糙,进而管腔狭窄直至闭塞。范围可为局限性缩窄或广泛性不规则变细,多为偏心性,部分可见侧支循环,其血管表现增粗迂曲,分支增多,但管壁光滑。 DSA还可将动脉瘤的大小、数量、形态、痉挛、出血等情况显示出来。动脉瘤轮廓毛糙或有小尖顶样突起以及附近的血管移位,都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征象。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常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对于直径较小的动脉瘤,CT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有可能无法显示,一旦漏诊,后果严重。为了明确诊断和考虑手术,就需要做脑血管造影影。此外,对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以及肢体血管的检查,DSA均能很好的显示。DSA技术发展很快,现已达到三维立体实时成像,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综上可见,有了DSA,因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人体各部位疾病都可诊治。所以,临床建议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做DSA:
1.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2.出现脑缺血表现,并伴有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及血管杂音者。
3.剧烈胸痛,疑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青少年近期发生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以上杂音者。
此外,DSA不仅对血管性病变,对非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疾病同样可以做确诊和介入治疗。且在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层面,DSA的功能偏治疗多于诊断,相对MR、CT和超声等影像诊断类设备,其优势更明显:创伤小,可通过腹股沟区2~3mm的穿刺点完成治疗;有效地避免了外科开颅手术带来的并发症;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极大地拓展了神经血管疾病的治疗范围,使很多常规外科手术难以治疗的疾病都可得到很好的治疗;相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目前,我院神经内科已开展脑血管造影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博山区脑血管病患者增添一项选择。
联系-
1345617
————————作者:神经内科翟胜编辑:徐晗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