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顾名思义,因外观形似肿瘤而得名,但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肿瘤,而是在高压血流的冲击下,腹主动脉管壁病变受损,逐渐向周围伸展、扩大、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就好比充气的气球,随着病变的进展,瘤体逐渐增大,一旦破裂会引起腹腔内大出血,往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此疾病呢?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高龄、长期抽烟、动脉硬化这些因素都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怎么发现该疾病呢?腹主动脉瘤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腹痛以及腹部搏动性的肿块,但仅靠这些体征难以确诊,而且肥胖患者这些体征又不明显,这时廉价、无创而又便捷的彩超便可闪亮登场,它在诊断疾病的同时又不为受检者带来任何痛苦,建议6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接受腹主动脉的彩超检查,真正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是不是所有患该疾病的人都要接受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目前认为瘤体直径5cm(偏瘦女性4.5cm),或不论瘤体大小,腹主动脉直径每半年增长5mm需要尽早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否风险很大,很痛苦呢?诚然,针对主动脉的手术风险是一定存在的,但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瘤已逐渐替代了开大刀的外科手术,只需在双侧大腿根部开两个2—3cm的小口,便可经股动脉向腹主动脉内植入覆膜支架,这便阻隔了血液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规避了瘤体变大破裂的风险,术后病人无需长期禁食,可早期下床活动,极大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真正体现了痛苦小,风险低、微创的治疗特点!
为大家分享一则病例崔老虽然今年70多岁了,但身体倒是不错,能吃能睡,但从4年前就发现肚脐下有个搏动性的肿块,因为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就没管,可是最近发现肿块越来越大,有个小拳头大小,就来我院就诊,经过初步检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便住院进一步治疗。
住院后接受了CTA检查(上图),可以看到,腹主动脉已经失去了本身的形态,膨大的犹豫一个熟透的红薯,动脉壁被侵蚀的也如红薯皮一样薄,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成功的手术少不了周密的术前准备,经过严谨的计算(上图),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支架,当一切准备完毕,一场紧锣密鼓的手术便开始了。
支架成功释放,覆膜材料犹如大海中的隧道,固定于瘤体两端正常的血管壁,让血流走行于支架内而与瘤腔隔绝。
者术后恢复顺利,肚子里的不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医患双方的通力合作,再一次战胜了病魔!
看了这么多,是否对您有帮助呢?如果还有疑问,欢迎致电郑州医院血管外科,我们将耐心地为您解答,再次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血管外科刘晋洋李文明)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