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到底是什么病呢?
因各种原因使主动脉壁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动脉全层组织变薄而引起的病理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称之为主动脉瘤。这与我们平时称的肿瘤概念不一样。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胸部主动脉瘤和腹部主动脉瘤,根据病因又可以分为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是指各种因素使动脉壁发生退行性变化而结构破损,管壁薄弱,在血流冲击的作用下,血流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所引起。假性动脉瘤主要是由于外伤、感染等因素导致主动脉破裂,仅有外膜包绕形成的瘤样扩张。真性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壁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动脉壁全层组织变薄呈瘤样扩张。
2怎样诊断主动脉瘤?
主要借助辅助检查来明确:
1.血管超声波可描绘出动脉瘤的横径和长度以及附壁血栓。
2.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可确定瘤体大小和部位
3.动脉造影多为外科手术或腔内治疗术前评价动脉瘤的手段。
3怎样拆除这个定时炸弹呢?
首先需要基础的内科治疗,控制高血压,控制心率、积极治疗伴随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等。通常情况下对已发生破裂的主动脉瘤,应急诊尽快行外科治疗。对未破裂的主动脉瘤,如出现腹痛、腰背痛等症状或者直径增大至一定程度及增长速率较快,破裂风险增加,则亦具有外科干预的指征。如在腹主动脉瘤,一般直径大于4.5cm,或半年增长大于5mm,即具有外科治疗的指征。
目前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1)开放手术:即开腹或开胸,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管,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对患者的身体条件相应的要求也较高。
(2)微创腔内修复术:腔内修复术(EVAR),早期称之为腔内隔绝术,是利用覆膜的人工支架通过介入手段,经动脉穿刺或小切口,在主动脉内植入覆膜支架,隔绝瘤腔并原位重建血流通路。防止主动脉扩张和破裂,改善远端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避免开胸手术并发症,是近几年治疗主动脉瘤的一项新进展。因无需开胸、开腹,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自年开展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以来,成功挽救数十例主动脉瘤患者,随访至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是部分治疗病例影像资料:1、
巨大胸腹主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治疗图
2、
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前
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后
3、
胸主动脉夹层治疗前
胸主动脉夹层治疗后
本期专家金亮,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近20年,医院、医院研修血管及心脏疾病诊治。擅长主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患的外科治疗。医院率先开展了大动脉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下肢重度缺血的救肢治疗,挽救了数十例重症患者,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病人膝下血管病变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门诊时间:星期二、星期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