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主动脉瘤目前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世界难题,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目前此类疾病治疗的主要办法。但因为其创伤大、出血多、需重建多支内脏动脉,同时面临着大量输血、术后脊髓缺血截瘫、多功能脏器衰竭以及高死亡率等原因,此术式在全国医院开展。近日,在金星教授的精心设计及悉心指导下,张十一教授治疗组在吴学君教授、董典宁副主任医师、张精勇副主任医师协助下再次成功完成胸腹主动脉瘤一例。医院血管外科独立完成的第三例胸腹联合切口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内脏动脉重建手术,目前病人已顺利康复出院。
胸腹主动脉瘤是指胸腹主动脉同时存在瘤样扩张,并累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开口。随着直径的增大,破裂风险逐步提高。目前尚无针对该疾病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外科手段,包括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管术和腔内修复术。开放手术因效果确切一直是此类疾病治疗的经典方法。对于非高龄、心肺功能尚可的患者为首选方法。
(CA:腹腔干,SMA:肠系膜上动脉,RRA:右肾动脉,LRA:左肾动脉)
该例患者,男,48岁,属II型胸腹主动脉瘤(crawford分型),瘤体最大径达7cm,累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以及脊髓供血动脉。金星教授带领全科仔细讨论病情,研读患者影像资料,术前术后与麻醉手术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多科室积极沟通交流,多学科协助下由张十一教授治疗组(包括王默副主任医师、董典宁副主任医师、徐磊、孔祥骞主治医师)主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利用股动脉-股静脉体外循环下完成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术中采用单肺通气、螺旋体位行胸腹联合切口,经腹膜后入路,打开膈肌,显露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全程,完成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四支内脏动脉的重建。手术历时10小时,范全心主任医师协助体外循环转机分钟,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协助下先后闯过了出血、多脏器功能不全、感染等风险关口,在医务处支持并组织协调下调取血液制品,精心呵护,使得患者最终康复并顺利出院。
截止目前于我院血管外科已独立开展的胸腹主动脉瘤切除手术3例,均未出现死亡、截瘫、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可以开展此类手术的科室团队。此类手术的成功开医院血管外科的开放手术治疗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