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吸烟
吸烟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且与每日吸烟数量成正比。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两倍。
肥胖
中心性肥胖者、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年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近亲发病率明显增高。
其他
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进食高热量食物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
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检查
一般检查
患者常有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多数患者表现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X线检查
主动脉粥样硬化者可见主动脉伸长、扩张和扭曲,有时可见钙质沉着。
动脉造影
可显示四肢动脉、肾动脉与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病变部位及范围。
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有助于判断颈动脉、四肢动脉、肾动脉血流通畅情况。
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出现器官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如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有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个器官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已经存在同样的病变;同样,一个器官发生血管事件,意味着其他地方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
1.40岁以上的患者,如有主动脉增宽扭曲而能排除其他疾病,提示有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2.如突然出现眩晕或步态不稳而无颅内压增高征象,则应疑有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3.活动后出现短暂的胸骨后和心前区闷痛或压迫感,则应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4.夜尿增多常为肾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之一。
此外,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血症、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如选择性地作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心、脑、肾等脏器扫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有助明确诊断。
三氧自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学术支持
杨明等在年《中国医师进修杂志》报道“医用三氧治疗颈动脉斑块及对炎性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结论认为: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可调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达到抗炎抗动脉硬化、从而逆转颈动脉斑块的作用。
刘智慧等在《北京医学》年第6期报道“臭氧大自血联合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论认为臭氧大自血联合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可以改善末梢血运循环、增加体内氧供,缓解患者的疼痛。
俄罗斯科曾有科学家对39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了三氧治疗。所有的病例都有缺血性疼痛发作,9例患者有心脏病发作,1例已经经过手术治疗,2例有卒中发作。接近2/3的病人有脑供血不足,1/4的患者脑部供血由侧支循环供应。治疗采用三氧自血回输疗法,共治疗20余次。第一个疗程结束时,患者绞痛发作的次数由原来的每天6.1次降到每天2.5次,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减小。病人的运动耐量增加了82.4%,患者的胆固醇水平降低51.1%,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48%。他们由此得出结论:三氧是一种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方法。
NINVS曾对6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治疗组主要是应用O3/O2自体血回输等三氧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扩血管治疗。经过10天的治疗后,分期较早的30例患者,治疗组有70%的患者病情改善,20%的症状消失;对照组有40%患者的症状改普,但是有53%的患者病情恶化。15例病情较重的患者接受三氧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0%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对照组只有26%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治疗组有40%的患者病情恶化,对照组有73%的患者病情恶化。
作用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原则是降血脂抑制动脉壁摄取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小板聚集度,防治血管痉挛。
三氧疗法恰恰在这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1)三氧可很大程度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循环,激活红细胞代谢(激活磷酸戊糖旁路,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血红蛋白曲线右移),改善组织供氧,恢复细胞功能;
(2)三氧混合血液后,红细胞膜上发生过氧化反应,细胞膜的可塑性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使膜的流动性增加。逐渐增加膜表面负电荷,降低了细胞沉降率的同时,血浆黏稠度随之大大降低,阻止血栓的发展;
(3)三氧可以对粘附在患者血管壁上的脂质物质(如色斑等)产生强烈的氧化作用,除此之外,三氧还具有增加患者血管弹性的作用;
(4)三氧能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起到保护脑细胞作用,而三氧产生这一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激活患者的抗氧化酶;
(5)三氧通过提高脂质过氧反应水平,参与体内脂质的代谢,降低血脂,可使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使人体血脂调节能力和溶解速度明显提高,有效防止再阻塞。
案例分享
案例1
李某某男性70岁住院号:
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3天
既往史:糖尿病,右股骨头坏死。
查体:入院时T36.4P70次/分R18次/分Bp/mm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右侧肢体肌力IV级,右髋关节活动障碍。
头部CT: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血糖8.5mml/LCHOL6.7mmol/LTRICT2.7mmol/L余正常。
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2.高血压病3级;3.2型糖尿病;4.右股骨头坏死。
给予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病人入院时由于右髋关节疼痛,不能主动在床上翻身,若自行翻身,疼痛较敏感。
治疗:经3次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后,病人这一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治疗5次后,20天后出院。患者可缓慢行走,肌力V级,右髋关节疼痛消失。
OzoneMedicine
案例2
林某某女70岁住院号:
主诉: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欠清3天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
头颅CT:右侧脑室旁多发脑梗塞,脑萎缩。
入院查体:强哭,言语欠流利,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Ⅰ级,左手不能握拳,左腕不能背屈,左侧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亢进,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霍夫曼征阳性。
治疗:应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5次后,患者第18天出院时:言语欠清,能缓慢行走,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Ⅲ级,左侧下肢肌力Ⅳ级。
OzoneMedicine
以上案例医院脑病科
案例3
王某某男性44岁
主诉:头晕伴双脚麻木10余天。
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三氧大自血疗法疗效:三天后患者头晕症状消失,双脚麻木症状有明显改善,二周后双脚麻木消失。
OzoneMedicine
案例4
谢某某男
主诉:言语不利、双足麻木疼痛4月余
诊断: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
治疗:三氧大自血治疗
疗效:应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10次后,小便失禁,流清鼻涕等症状消失,二十次后,疼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OzoneMedicine
动脉硬化的预防
一级预防
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不吸烟,不饮烈性酒;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40岁及以上人群坚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从儿童期开始,即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也应该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二级预防
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终生使用阿司匹林抗栓,长期或者终生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积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向上滑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