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还仅仅是一个16周的胎儿时,她和妈妈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当时为了全力救治母亲,近半小时里,妈妈胸部以下所有脏器供血被阻断,就在人们以为她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时,奇迹发生了……
突发急症母女俩生死未卜
年1月29日凌晨,当家家户户都在过年团圆的氛围中进入梦香时,河北一位28岁的年轻女性突发剧烈胸痛。
医院迅速诊断出这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必须立即转院,一起转院的,还有她肚子里仅16周大的宝宝。
医院是全国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转诊中心,心脏外科七科朱俊明教授团队凌晨接到急诊通知,医院,和麻醉、体外循环、妇产科、胎儿超声、儿科等多学科紧急会诊。
会诊的结果,母亲患的不仅仅是急性主动脉夹层,还是其中最危险的一种情况——A型主动脉夹层:
作为人体最粗大的一根血液运输通道,主动脉的管壁分为三层,当最里面一层——主动脉内膜出现破损,高速、高压的血流穿过内膜冲击进入中膜,足以把具有一定厚度的中膜撕裂开,在中膜层内冲击出另一个可容纳血流的腔隙。这种在原有主动脉管腔之外形成了异常管腔结构的情况,就叫主动脉夹层。
临床上,主动脉夹层分A、B型,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称为A型夹层。人类的心脏以每分钟60~次的频率向主动脉内喷射血液,冲击到血管壁上,主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可达6千米/小时,想象一下,在这种血流速度和压力下,一旦主动脉破裂,患者将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
手术刻不容缓,上午9点,她们躺在了医院的手术台上。
命悬一线幸遇顶尖救治团队
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十分少见,好在医院在这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朱俊明教授所在团队的领军人物孙立忠教授,在年6月做了中国第一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手术;
年,孙立忠在中国开创“孙氏手术”,让A型主动脉夹层这个曾被许多心外科医生视为“禁区”的疾病有了解决方案;
到年,该团队一共积累了25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并将经验总结发表在年4月胸心外科全世界最权威的杂志——“胸外科年鉴”上,而且到现在,这是数字已经超过30例。
朱俊明教授是医院心脏外科七科主任,孙立忠主动脉团队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
他从事心血管外科30年,完成了例心血管外科手术,尤其在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方面成绩显著,每年完成余例相关疾病的手术。
两难抉择,孩子可能将被引产
在朱俊明教授即将为这位准妈妈实施的手术中,常规需要停循环约30分钟,也就是说,半小时时间里,妈妈胸部以下的所有脏器供血将被阻断,包括为宝宝提供一切生命所需的地方——子宫。
同时,为了保护妈妈的大脑和脊髓,妈妈的体温还会被降到25度以下,以让身体的代谢降低,对宝宝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谁都知道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对家庭意味着什么,但如今每拖延一小时,妈妈的死亡率就会增加1%,48小时内死亡率50%。尽管手术中医生会尽量采取保胎措施,但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希望确实不大。
手术进行了6个多小时,对妈妈来说生的希望越来越大,但对宝宝来说……这可能是她在世上最后的几个小时了,因为按原计划,几天后,妇产科医生将做引产。
奇迹出现母子人间团圆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妈妈得救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胎儿结局已经注定时,奇迹竟然发生了!超声医生竟然听到了宝宝强劲稳定的胎心音!
刚从死神手中挣脱的妈妈强烈要求留下她,尽管这对刚经历过一场大手术的妈妈来说是一场冒险;而且术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可能会造成宝宝脑出血,但只要有可能,拼劲全力留住宝宝,是每个母亲的本能。
几个月过去了,幸运的是,在安贞人的真心呵护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茁壮成长。6月8日,终于平安、健康的降生。她出生那天,朱俊明教授忍不住半夜发了一条朋友圈,向这个顽强的小生命致敬。
朱俊明说:
这种情况下存活下来的胎儿并顺利分娩是中国的第一例,是全世界可查证的第三例,之前分别是在年和年。
回想这个奇迹发生的原因,朱俊明猜测:
可能是手术时尽量缩短了下半身停循环的时间,以前常规要30分钟的停循环,这次则只用了不到20分钟。
当然,具体原因还要通过一系列后续研究才能知道,但这个奇迹给了朱俊明很大的启发:
这提醒我们胎儿受停循环后是可以存活的,而不是我们以前想的那样,这种孩子就全部放弃了。现在的一例奇迹可能是偶然,将来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它就会变成必然。
对话朱俊明
守护君:对于进一步研究这种奇迹的发生有什么打算?
朱俊明:我们肯定会有研究,比如做主动脉组织替换的时候是不是考虑不要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技术;有些对胎儿影响比较大的药物是不是可以不用,是不是有更精细的胎儿监测措施……医院在这方面在全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信有这些研究今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守护君:有哪些优势呢?
朱俊明:要做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手术,需要心外科、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体外循环这些技术都很强大,医院可能在心外科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很强,但妇产科、新生儿这块儿缺乏;医院有强大的妇产科,但它没有体外循环,没有心脏外科技术。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医院成为了全国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转诊中心。
守护君:妊娠合并心脏病手术的这种多学科联合是如何形成的?
朱俊明:医院的心血管外科是全国最强的,09年我们来到医院,但那时候跟妇产科等科室没有太多接触。年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例妊娠7个月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当时我们经验有限,按照以往,是要先把胎儿取出,把孕妇的子宫拿掉,再开始做主动脉夹层手术。
到了做第二例这类手术时,前妇产科王慧主任提出来,子宫对一个女同志还是很重要的,能留下来的就尽可能留下来。我当时想不拿掉出血问题怎么解决?妇产科说他们有办法解决。就这样慢慢摸索,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也能保留子宫。
我们的麻醉科也是,既参与妇产科手术,也参与心外科手术,知道在心脏手术时,用什么药什么剂量,既能给母亲实施全麻,又能保证胎儿尽量少的受麻醉药影响,这些内容都是一步一步来的。
守护君:目前我们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手术中取得了哪些突破?
朱俊明:对母亲来说最早的突破就是能够把怀孕的母亲救活,另一个突破就是利用“球囊疏通”技术保留母亲的子宫。
对孩子来讲,如果患者病变局限在升主动脉,我们能保证孕妇大脑以及子宫是有血液供应的,一般胎儿能保留下来。我最早的一例是年医院做的,母亲是A型主动脉夹层,但病变局限在升主动脉,术中不用停循环,手术时怀孕4个月,术中行Bentall手术,术后继续妊娠到8个月,孩子出生,是个小女孩,现在已经7岁上小学了。
这例患者表明经受停循环的胎儿也是能存活的,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具体的因素是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但这将会是我们一个努力研究的方向。
守护君:对于有心脏疾病但又想当妈妈的女性,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朱俊明:怀孕前一定要做好体检,查清自己的身体状况。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建议怀孕,如果是合并瓣膜病,或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先处理好自身疾病,然后再受孕。而在妊娠期间,高血压的患者要找专业医师诊治,有明确主动脉遗传病史的患者妊娠期间应严密监测。
采写:宋子荧
编辑:宋子荧贾新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