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讯:
瑜伽运动深受都市女性的青睐,但动作看似柔和的瑜伽对有的人来说不合适。医院血管外科接诊了一名少见的女患者,她练瑜伽后发生十分凶险的心脏主动脉破裂口——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好在这名女士经过救治转危为安,日前刚刚出院。
做了会儿瑜伽
她感到撕裂般的剧痛
年近四十的郑女士为改善体质,一年前报了个瑜伽班。平时,她都会挤出时间上瑜伽馆跟着老师练上个把小时。3周前的中午,郑女士按时进入练习。
都是些拉啊伸啊的基础动作。不过那天我做了之后,感觉有点异样,但没有明显的疼痛什么的,也就没多想。晚饭后不久就感觉到腰背部疼痛
“大不了是肌肉拉伤,医院。”
让郑女士始料不及的是,那腰背部疼痛如同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她感到撕裂般的剧烈疼痛,并伴有胸闷,阵发性胸部胀痛,向下腹放射……
郑女士痛得禁不住呻吟起来。家人顿时都慌了,连忙开车将郑女士送到医院。
心脏主动脉破裂
病发两天后死亡率达五成
急诊室医生排除了郑女士心肌梗死的结果,但没等她与家人松口气,增强CT结果出来了,一个同样十分凶险的病名从医生口中蹦出:心脏主动脉破裂口——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
什么是
“心脏主动脉破裂口——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
医生解释说,主动脉有三层血管壁,主动脉内膜破了,血液从血管腔经破口流入血管中间层,血管壁形成血肿(血宝),也就是医学上称之为夹层。破口较小或者压力低,通过控制血压、心率等,使内膜的破口愈合;若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继续增大,发生主动脉夹层破口,每小时死亡率达1%,如果不及时处理,2天后的死亡率就高达50%。
经监测,郑女士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在继续增大,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率队为郑女士施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俗称主动脉放支架),成功“封杀”了具有“不定时炸弹”之称的主动脉夹层。
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
“通常,正常血压下破口达3毫米就会很快死亡。”
脊柱过伸、过弯
相当于挤压主动脉
蒋劲松告诉记者,主动脉是贴着人体脊柱走形的,当郑女士在做瑜伽运动的时候,如果脊柱过伸、过弯,相当于主动脉也弯曲得非常厉害,就像弯曲后断裂的竹子一样,这就形成了主动脉夹层。
为何郑女士的主动脉如此“脆弱”?
蒋劲松分析,与她主动脉的先天性因素有关,比如基因问题,外因则可能是瑜伽有拉伸动作,瞬间导致已“脆弱不堪”的主动脉内膜出现破裂口。临床上,不少病人的外因则是高血压长期冲击“推波助澜”。
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
“这个患者确实是很少见,我们救治过数百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与练瑜伽有关的还是第一次碰到。”
高血压、心脏病及脑供血不好者不宜练瑜伽
蒋劲松介绍,一般而言,瑜伽不属于剧烈运动,但练习中有身体扭、挤、拉、伸等姿势,还有头朝下,挤压颈部等动作,这就不适合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
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脑供血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练习瑜伽,因为瑜伽动作体位变化大,倒立和弓形动作会使血液倒流,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下肢静脉曲张的人,不建议长时间盘坐、站立及过度的健身活动,病情轻时应穿弹力袜来积极治疗。”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膝关节炎
骨质疏松者则不适合高强度瑜伽训练
蒋劲松建议,参加瑜伽等健医院做一个体检,比如清楚自己有否心脑血管疾病等,再听从医学运动医生的指导。
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
训练的方法要科学,强度适中,循序渐进。尤其是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极易造成运动性损伤,而首当其冲的是那些活动范围较大的、稳定性较差的组织,如腰椎、膝关节以及韧带等。一旦发生身体严医院。
血管外科
医院血管外科为浙江省最早成立血管外科专业学科,也是省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血管外科之一。全国十家VDM中心示范基地之一,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疾病治疗学组下属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是浙江大学医学院、杭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基地。为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及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所在科室。对血管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门以外科和介入治疗等手段诊治各种血管系统疾病,在全省和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血管外科有病床4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达余人。年完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总量余台,居全国第一,主动脉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数量和质量达国内大血管中心先进水平,下肢动脉闭塞微创介入治疗年手术量超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数量名列浙江省血管外科首位。
专家介绍
蒋劲松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海协会医药委员会血管外科学会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学组副组长、国际静脉学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辑,《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编委。对血管外科各种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常见的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泡沫硬化剂、射频、激光腔内闭合的微创治疗,无论数量及疗效均居国内领先,对合并久治不愈的静脉性溃疡手术,采用小切口皮下潜行分离、Ⅰ期溃疡植皮术,疗效好,大大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创新的介入机械吸栓及药物溶栓等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腔内支架治疗对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脉管炎、颈动脉闭塞、侵犯大血管的胰腺癌、后腹膜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等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先后撰写多篇血管外科论文发表于中华及各类医学杂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陈旭东
医院院长助理、血管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血管外科专业,擅长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征、颈动脉体瘤、颈动脉狭窄,内脏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血管疾病的诊治。在SCI杂志、国内一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目前担任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卢惟钦
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血管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的处理。擅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及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深静脉血栓、动脉栓塞、血管瘤、脉管炎等动静脉疾病及淋巴管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参与多项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多篇血管外科专业论著发表在SCI收录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宣传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