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有这么一群民盟人,用行动悄悄诉说着什么是肝胆相照……
医学博士、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默解除喀什地区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死亡魔咒
山东新闻联播“奋斗者的故事”栏目对盟员王默进行了专题报道
王默,年出生于孔孟之乡济宁,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医院血管外科工作。作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医院和支部组织“卫生强基、送医下乡”活动的时候,王默都是第一个报名。这些年,他的医术惠及了菏泽鄄城、威海市文登区、寿光市、滕州市、滨州市沾化区等地的群众。
“没有过硬的本领就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抱着这种信念,王默于年9月踏上赴克利夫兰的学习之路。年学成回国后,他先后组织科内开展了近肾腹主动脉瘤开窗治疗术、胸腹联合切口胸腹主动脉瘤切除重建术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原位重建术等一批在国内领先的技术,提高了我省在主动脉外科领域的诊治水平。
年2月21日,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医院领导和同事的期望、省医民盟人的深情大爱,王默与其他援疆队员一起,横贯祖国东西,行程五千公里,奔赴新疆喀什,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之旅。医院经费、设备严重短缺,连呼吸机、除颤仪都没有。而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用过硬的技术解除了喀什地区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死亡魔咒。
年6月27日深夜,医院打来求助电话,有一维族同胞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已经休克,血压只有60mmHg,急需手术抢救。此前,该地区没有单独开展过腹主动脉瘤手术,更没有破裂动脉瘤抢救成功案例。面对患者家属急切的期盼和当地医生信赖的目光,王默决定立即实施手术,否则患者绝无存活可能。他先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血流,防止血压继续下降,再巧妙利用平行支架技术,充分利用现有器材,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苦手术,患者出血停止、血压渐渐回升并稳定,十余天后苏醒。这是整个喀什地区第一例抢救成功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
医学博士、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崔新刚用天创造了椎间孔镜手术从0到的奇迹
崔新刚,中组部第17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于年12月8号来到新疆医院,任副院长。赴疆临行前,崔新刚在济南国际机场候机室里情不自禁地作了一首《西域行》明志:莫道君行万里远,西域大漠雪正酣。阳关三重少故人,边城寥落星月寒。羌笛无须怨杨柳,良药正宜伍黄连。胸籍苍生走天涯,人生何处不繁花。
然而,等待崔新刚的远方没有诗。医院以后,崔新刚发现该院骨科特别是脊柱学科实力非常薄弱:其一,全年做不到例脊柱手术,其中脊柱患者的比例占比不到20%;其二,目前脊柱学科的两大前沿新技术即微创椎间孔镜技术、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形技术,在整个伊犁州都没有开展,完全是地区空白;其三,更为严重的是科室的医生对相关技术完全不了解、非常陌生,更没有相关的设备器械。
咬定青山不放松,办法总比困难多。医院领导支持和鼓励后给全科医护人员开会,强调要带领大家占领微创椎间孔镜和脊柱畸形矫形这两大前沿高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设备问题。崔新刚积极联系了济南的一家设备厂,借来了一套完整的椎间孔镜、镜下器械、射频仪、显像系统等设备。接着他就下定决心传授自己多年来精心改良的“数字化靶点椎间孔镜技术”,讲解测量穿刺的深度、角度1个月,讲解体位摆放、画线等技术又1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该科的3名医师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椎间孔镜技术,技术团队已经成形。截至年年底,已经累计完成微创椎间孔镜手术例。
与此同时,崔新刚又带领团队向当今脊柱外科的另一高峰——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形术发起冲击。年4月,他们的团队在1周内连续开展了3例80度以上严重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这是目前整个脊柱外科界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这项技术的开展也再次填补了伊犁地区的空白。
医学博士、医院副主任医师付传芸在赴美航班上救了一位晕厥的乘客
付传芸曾给采访她的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让爱笑的她绽放最美笑容。大约在8年前,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梅来看付传芸的门诊。梅性格很好,特别开朗,喜欢大笑,只是笑的时候不太自然,喜欢用手遮着嘴,不过仍然遮不住“露龈笑”,牙列不齐、轻度牙周炎的诊断非常明确。梅很坦诚地说,不整齐的牙齿让她很苦恼,曾不止一次萌发整牙的念头,但每次都因为担心整牙带来的疼痛及别人的讥笑而打了退堂鼓。这一次是大学刚毕业的儿子鼓励她前来就诊的,儿子要帮妈妈完成夙愿。
经过一系列检查,付传芸建议梅拔牙后进行矫正治疗。她依然很有顾虑,问这个年龄还能拔牙、整牙么,以后会不会出现牙齿松动,疗程是否很长,整牙会不会很痛,需不需要吃止痛药,有没有隐形的牙套(不希望别人看出她在整牙)等。付传芸耐心地解答了梅的种种疑问,帮她下定了整牙的决心。第一次复诊时梅兴奋地告诉付传芸,她的牙齿已经有了改变,以后每一次的复诊她都欣喜地跟付传芸交流自己牙齿的改善情况。一年半后,梅的牙齿矫正顺利完成,笑容也更美了!而付传芸与她已经从医患关系变为了要好的朋友。
年12月,付传芸乘坐美国航空航班赴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进行学术访问。飞机大约飞行了十个小时的时候,航班上的乘客都很疲劳,纷纷进入梦乡之际,忽然响起了寻求医生的紧急广播,说是一名女性乘客突发晕厥,急需医疗人员帮助。付传芸听到后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她发现自己是这个航班上唯一的医生。虽然只是一名口腔科医生,医院的规范化培训让付传芸从容淡定。她立刻让患者平躺,保持头后仰姿势确保呼吸通畅,并按压患者人中,初步判定患者可能为低血糖,嘱咐空乘人员准备一杯糖水;患者很快清醒过来,喝了糖水后脸色逐渐恢复红润。机长是一位和蔼的美国人,紧紧握住付传芸的手表示感谢,其他空乘人员也都竖起了大拇指,整个旅程也瞬间生动起来……
(供稿:民盟省委)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