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营养和氧气的运输通道
血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很多人都害怕血管“堵”
但有一种血管疾病,可能比“堵”更可怕
那就是血管上长“瘤”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瘤
与肿瘤不同的是,动脉瘤是血管扩张而成
里面充满了血液,压力非常高
一旦破裂,短时间内即可致命
但究竟它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得知?
上周日,关于动脉瘤的问答
你都答对了吗?跟可可去看看答案吧~
关于动脉瘤说法错误的是
A、动脉瘤易在腹部形成
B、高油饮食增加动脉瘤风险
C、高钠饮食的人也易患动脉瘤
D、筛查动脉瘤首选CT
正确答案:D、筛查动脉瘤首选CT
腹主动脉在肚脐附近会分成2支,供应双侧下肢。在分叉的血管处,一方面血管由粗变细,另一方面此处非常容易形成湍流,血流对血管的局部压力就比较高,因此更容易形成动脉瘤。
动脉瘤90%以上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从切开的动脉瘤中也可以看到一些陈旧性的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油脂摄入过多,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管坚韧性,从而越变越粗,增加动脉瘤风险。
摄钠过多,人体为了稀释血液中的钠含量,达到平衡,就会吸收过多的水分到血液中,造成钠水潴留,从而导致血压变化,增加动脉瘤风险。日常要减少高钠食品的摄入,尽量选择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低的。
最简便、最省钱、最无创的检查是血管彩超。它不仅能诊断是否有动脉瘤,而且在动脉瘤发生前,就能看出血管壁是否光滑,血管粗细及血流是否有变化等。建议年龄超过60岁,有三高、习惯性便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每年做一次血管彩超,排查主动脉瘤。如果确诊动脉瘤,还应做一个CTA(腹部血管增强CT),完整体现血管影像,便于医生手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腹部摸到跳动提示动脉瘤
B、声音嘶哑可能提示动脉瘤
C、动脉瘤破裂死亡率非常高
D、动脉瘤破裂前可能出现疼痛
正确答案:A、腹部摸到跳动提示动脉瘤
平躺,双腿蜷缩,身体放松,吸气时用手按压肚脐到剑突之间。如果可以摸到一个体积比心脏大,但跳动的频率和心跳一样的搏动性包块,可能提示腹主动脉瘤。但如果只摸到跳动,说明比较瘦。
左侧喉返神经是从主动脉下长上来的,如果动脉瘤压迫到喉返神经,导致左侧声带不能动,就会造成声音嘶哑。动脉瘤引起的声音嘶哑与感冒不同,感冒造成的嘶哑很快即可恢复,动脉瘤造成的嘶哑会因为瘤的生长而逐渐加重。
主动脉是人体最最重要的动脉血管,全身的血液都需要通过它来输送。如果主动脉瘤破裂,将会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约20%的人会在5分钟内死亡,剩余80%的人最多也只有6小时的抢救时间。
主动脉瘤的生长过程很缓慢,通常需要十几二十年,早期每年只长2~3毫米,一般没有症状。但如果出现疼痛,可能预示动脉瘤即将破裂,称之为先兆破裂。这种疼痛可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疼痛部位与发生扩张性疾病的部位相对应。如果动脉瘤发生在降主动脉,疼痛部位可能是肩胛骨内侧靠近脊柱一点的地方;如果是腹主动脉瘤,可表现为肚脐上方深处、腰部疼痛。
下列哪些营养素,有助于预防动脉瘤?
A、精氨酸
B、纳豆激酶
C、EPA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以上都是
精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压增高,减少血管壁的压力,增加血管弹性,起到辅助保护血管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泥鳅、海参、章鱼、虾、芝麻、山药、黄豆、蚕豆等,日常可适当多吃。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动脉瘤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纳豆激酶既能升高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又能修复血管内皮、溶解血栓,多方面作用,帮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纳豆富含纳豆激酶,平时可增加摄入,有需要者,也可购买纳豆激酶制剂。
EPA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称,一方面能清除体内多余的脂肪、胆固醇;另一方面还能减轻炎症、修复损伤血管,减少“坏物质”的堆积,从源头上起到一定的保护血管的作用。深海鱼类、海藻类、坚果类等都含有丰富的EPA。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把大医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