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21岁女性,活动后头晕、视物模糊3年
目前诊断: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TA)
血管造影:主动脉及其分支多处狭窄、闭塞以及动脉瘤
治疗方案:激素、免疫抑制剂;定期随访示内科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管病变的进展。
本次拟行血管搭桥手术入院
“什么是Takayasu动脉炎?
”病理生理
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T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炎性过程会引起受累动脉壁增厚,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或扩张,相应的导致各种的症状。
诊断
通常大动脉炎诊断金标准为血管造影;该检查既可以显示受累血管病变性质和范围,也可以进行不同部位的大动脉测压,为评估病情及进一步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治疗
大动脉炎的内科治疗多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如果血管出现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则需要进行介入腔内治疗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后者的远期通畅率更高,多用于复杂病例或腔内治疗无效的患者。
术前评估
最重要的术前评估:仔细阅读大动脉造影及测压结果
大动脉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狭窄70%;右颈总动脉瘤样扩张,直径1.5cm
左颈总动脉闭塞;左椎动脉闭塞
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
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直径3.8cm
主动脉二瓣化畸形
胸降主动脉狭窄,直径1cm
大动脉测压
升主动脉根部:/85mmHg
狭窄近端:/95mmHg
狭窄远端:/80mmHg
主要病变造影结果解读
降主动脉狭窄:狭窄近心端表现为血压增高,心脏长期对抗较高的后负荷运作,将逐渐导致心衰,本患者术前已存在BNP的升高,提示可能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衰;而狭窄远端则表现为血压降低以及各脏器及下肢的灌注不足。本患者造影提示狭窄的近端与远端动脉压力差为50mmHg
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缺血:可以解释患者的头晕,视力减退等症状。
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临床症状表现为双上肢远端无力、脉搏消失;对于麻醉和手术而言,这意味着该患者双上肢无创动脉血压数值并不准确,所以对于所有大动脉炎的患者,推荐入手术室后常规测量四肢血压(右上肢:91/65mmHg;左上肢:71/46mmHg;右下肢:/82mmHg;左下肢:/63mmHg),并结合术前大动脉造影测压结果,整体评估患者各脏器灌注压。
还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