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增宽
升主动脉
胸主动脉瘤
升主动脉瘤

氟喹诺酮还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这个不良反应

鐧界櫆椋庤兌鍥?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4/5720173.html

喹诺酮类药物分为4代,第3代开始加入氟原子,称作氟喹诺酮类,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等,共同特点是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总体耐受较好。

在临床上广受欢迎,是全球使用最非常广泛的抗生素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万张氟喹诺酮类处方[1、]。

氟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失眠、头晕、头痛、精神异常、抽搐等)、光敏反应、心脏毒性(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等)、软骨损害[3]。

但是,氟喹诺酮类还会引起主动脉瘤/夹层!

年美国FDA发出相关药物警告[4]:氟喹诺酮类可增加主动脉瘤与主动脉夹层风险,建议高风险人群慎用氟喹诺酮类。

依据:多项相关研究

FDA年的相关警告是基于全球4项流行病学研究:

1.LeeChien-Chan等学者从台湾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NHIRD)收集到~年间共例主动脉瘤/夹层,对照组1:配对。结果发现当前口服氟喹诺酮类(定义为诊断主动脉瘤/夹层前60天内)增加主动脉瘤/夹层风险(危险比[RR],.43;95%CI,1.83-3.)[5]。

.Daneman等对加拿大~01年间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纵向队列研究,其中38%的患者在随访期内接受过氟喹诺酮类治疗。发现当前(30天内)使用氟喹诺酮类与使用阿莫西林相比增加主动脉瘤风险(校正后风险比[HR].4,95%CI,.0to.49)[6]。

3.Pasternak等学者收集了瑞典~年间个氟喹诺酮类治疗案例,与等量的阿莫西林治疗案例进行配对研究,结果发现氟喹诺酮类使用增加主动脉瘤/夹层风险(HR1.66;95%CI,1.1-.46)[7]。

4.LeeChien-Chan等学者分析了台湾口服氟喹诺酮类的主动脉脉瘤/夹层风险,结果发现延长暴露氟喹诺酮类伴主动脉瘤/夹层风险增加,3~14天暴露与14天暴露的OR分别为.41与.83,口服氟喹诺酮类暴露伴.5倍增加主动脉瘤/夹层的风险。[8]。

以上4个研究就是FDA发出相关警告的依据,后续各国还有很多流调数据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01年Newton等学者收集了美国商业保险数据库中~年间的.万张抗菌素处方,其中19%为氟喹诺酮类,81%为其它对照抗菌素。检索用药后90天内新诊断的主动脉瘤,氟喹诺酮类为7.5例/1万张处方,而其它对照抗菌素为4.6例/1万张处方,发现处方氟喹诺酮类后90天内伴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增加,HR分别为1.31与1.60。研究同时发现氟喹诺酮类对于所有成人均应慎用,而非仅限于高危人群[9]。

引起动脉瘤/夹层的机理是什么?

体外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具有非抗生素属性,通过刺激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而诱导胶原及其它细菌外基质退行性改变,减少胶原产生并诱导肌腱细胞氧化应激,这就是氟喹诺酮类引起肌腱炎及肌腱断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7]。

主动脉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胶原结构也是主动脉壁上的主要成分,因而氟喹诺酮类刺激MMP过度活化同样也可损伤主动脉壁,增加主动脉瘤/夹层的风险[10]。

主动脉瘤/夹层有何危害?

主动脉瘤是常见疾病,美国4%~8%的成年人伴主动脉瘤,如出现主动脉破裂死亡率可高达53%[11]。

近几十年来很多发达国家主动脉瘤/夹层的死亡率不断增加,其中美英日的死亡率增加了1.到4.8倍不等[1、13、14、15]。主动脉瘤/夹层是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16、17],主动脉瘤是美国的第13大死因,估计由此死亡人/年[18]。

所以主动脉瘤需要早期诊断、严密随访并积极的医学管理以延缓进展。

哪些人群应避免使用?

FDA建议以下人群避免处方氟喹诺酮类:原有主动脉瘤或主动脉瘤风险患者,如外周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某些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及老年患者[4]。

临床还能用吗?

当然还能用,氟喹诺酮不是洪水猛兽,出现主动脉瘤/夹层的不良反应比较罕见。任何药物、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都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任何治疗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且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发展很快,不合理的过度使用可诱导耐药,所以严格掌握抗菌治疗指征是关键。

例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临床处方氟喹诺酮类前应权衡利弊,进行风险获益评估,并考虑有无替代的抗菌方案可供选择。

主动脉瘤/夹层高风险人群则应尽量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除非无可替代。

总结

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类可导致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主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瘤、老年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

处方抗生素应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推荐阅读: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圆脸大侠

题图

站酷海洛

投稿

drugs

dxy.cn

参考资料:

1.HicksLA,TaylorTH,HunklerRJ.U.S.outpatientantibioticprescribing,.NEnglJMed;:–.doi:10./NEJMc.

.HicksLA,BartocesMG,RobertsRM,SudaKJ,HunklerRJ,TaylorTH,etal.USoutpatientantibioticprescribingvariationaccordingtogeography,patientpopulation,andproviderspecialtyin.ClinInfectDis;60:–16.doi:10./cid/civ.

3.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M].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warnsaboutincreasedriskofrupturesortearsintheaortabloodvesselwithfluoroquinoloneantibioticsincertainpatients.Published.AccessedAugust1,01.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gmailiu.com/zdml/8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