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腹主动脉瘤,
人医君不禁也有些怕怕
要是不幸患上腹主动脉瘤,
那危险程度相当于身负一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瘤体一旦破裂,
患者可能在数分钟内死于大出血。
近日,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我院普外、麻醉等科室密切协作,采用微创技术完成首例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成功解除了患者高某的病痛,也使我院腹主动脉瘤手术迈上“微时代”,标志着血管外科疾病治疗水平逐渐迈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原来,
大泰兴有这么一群腻害的“拆弹专家”呀!
是不是没那么害怕啦,
下面人医君给你好好说说这个万恶的“炸弹”
再看看专家是怎么拆的……
据了解,腹主动脉是主动脉在腹部的延续,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主要负责腹腔内脏和腹壁的血液供应。腹主动脉瘤并不是真的肿瘤,而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下,血管壁变薄弱,腹腔内的主干血管有一段就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引发主动脉大出血,导致病人因失血性休克而猝死,很多病人从出现症状到倒地身亡仅仅数分钟。且多数腹主动脉瘤患者在破裂之前几乎没有症状,不知道自己中招。由于该疾病难发现、难预防、发作急,很多病人往往在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时才发现病情,因此死亡率达到90%以上。于是,腹主动脉瘤留下“人体定时炸弹”的恶名。
微创技术成功“拆弹”患者高某今年68岁,于4月前去外地治疗时发现腹主动脉瘤。后瘤体不断增大,至入住我院经CT检查时瘤体直径已近5厘米。
由于患者有肺气肿、高血压等其他基础性疾病,普外科二十六病区主任王涛向其推荐目前业内先进的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具有疗效确实可靠、操作简捷、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彻底解决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并发症率、死亡率高的缺点,被称为腹主动脉瘤治疗历史上的技术革命。”王涛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告知这种微创手术对于一些有严重伴发病、预期不能耐受传统的开腹手术或手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提供了治疗的机遇。
12月6日,患者被送入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同时以最快速度做好术前准备。介入室中,手术团队根据DSA造影再次明确诊断及病变的手术指征,迅速对瘤体做出评估与测量,讨论并确定了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术的详细手术方案。手术团队经患者大腿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将动脉瘤腔隔绝后重建新的腹主动脉腔血流通道。原动脉瘤腔因无血流冲击,瘤壁压力得到解除,从而避免了瘤体的破裂。
“打个比方,对付腹主动脉瘤破裂就像解决水管漏水,过去的开腹手术是将漏水的管道锯掉再换一段新的,现在的微创手术是在水管内重新置入新水管再建新的水流通道。”王涛形象地解释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特点。
传统开腹手术
现代微创手术
经三个多小时的多科室密切配合,患者体内的腹主动脉瘤被完全隔绝,这颗“人体定时炸弹”正式被“拆除”。目前,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已于昨日出院。
手术前
手术后
健康科普:腹主动脉瘤一般无症状,控制“三高”是防治关键
腹主动脉瘤患者平时大多没有症状,一般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病情,少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的症状,疼痛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部,动脉瘤侵犯腰椎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一旦出现疼痛多为破裂前征兆。瘤体破裂时,多表现为突发腰背部剧烈疼痛,伴有休克表现,医院前即已死亡。
腹主动脉瘤虽然凶险,但并非拿它毫无办法。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10:3。腹主动脉瘤的高发原因主要归为“八高一少”,即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血压、高(血液)黏度、高龄、高精神压力、运动减少。形象地说,腹主动脉就像一条自行车胎,长期的高压和老化,导致车胎变硬,最后形成车胎的“鼓包”,这个“鼓包”就是腹主动脉瘤。
我院专家提醒,高危人群要注意控制“三高”,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证清淡的饮食,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和新鲜水果蔬菜、鱼类等,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不胡乱发脾气。烟、酒都有激发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因此戒烟、戒酒对于预防腹主动脉瘤来说很有必要。
作者:党办张伦
编辑:刘飞
党办张伦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