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9:00,医院成功地为两位患者进行了腹部的CT增强扫描,这项业务的开展标志着我院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仅填补了屯留区域CT增强扫描的空白,医院收费价格的50%优势和检查的及时性,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适应特色化发展的要求!
案例一:
靳女士,57岁,间断上腹部胀满不适5年,加重1月,来我院就诊,经胃镜和病理活检诊断为食管下段(贲门)低分化鳞癌,在主管医师的建议下,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进一步沟通,并征得其同意后,如期为老人做了腹部的CT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了病变组织与周围邻近组织间的关系,为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对可疑部位进行了重点鉴别,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位重建图像
案例二:
肖先生,74岁,排便异常,近日就诊于我院做结肠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腺癌Ca,与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同日为其做了下腹部增强CT扫描,为病人下一步治疗做好了准备。
三维重建图像
....
现两位患者已转入外科,正在做手术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科普
CT增强扫描,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一、CT增强扫描检查的目的、临床意义、适应症
(一)、增强CT扫描的目的:是增加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或增加供血丰富病变与正常器官之间的对比度,以利发现病灶,或更清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
(二)、增强CT扫描的意义:
1、提高等密度病灶和小肿瘤的检出率
CT虽然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但很多病变在CT平扫图像上由于病灶与所处器官之间没有明显的密度差异,CT平扫不能显示出病灶或肿瘤的大小和形态,需要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增强CT扫描,人为地增加了病变与正常器官之间的密度差异,就可以清楚地发现CT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灶或小肿瘤。CT使用四十年的实践证明,脑、肝、胰、脾、肾等实质脏器内的小病灶尤其是实质性占位,在平扫图像上呈等密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单纯靠平扫难免有漏诊情况,因此,凡是怀疑实质性器官肿瘤需要先做CT平扫,再作增强就不会漏掉等密度的肿瘤。
2、提高良恶性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能力
CT平扫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对病灶的定性和鉴别能力也是有限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和增强方式或类型可以提高病灶的定性能力,对典型病例不难作出定性诊断。
3、恶性肿瘤的分期
在已确诊的恶性肿瘤增强CT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肿瘤进行分期、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4、鉴别血管还是肿大淋巴结
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更是必不可少的;对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增强扫描同样很重要,如血管和小的淋巴结的鉴别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肺门、颈部、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与血管的鉴别在图像上常常遇到困难,通过增强扫描,浓度高的血管与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之间密度差异增大,很容易区别。因此,在日常工作中,CT增强扫描是必需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适应症
1、颅内病变:颅内肿瘤、颅部外伤、脑血管病,脑变性疾病、先天性畸形、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积水、代谢性疾病。
2、五官:眶内炎症、眼格氏病、眶内肿瘤、眼眶外伤及眶内异物;外耳、中耳、内耳先天性畸形、颞骨外伤、耳硬化症、中耳炎症、颈动脉球瘤;鼻窦炎、鼻窦囊肿及息肉,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喉癌、涎腺肿瘤以及炎症。
3、颈部疾病:颈部肿瘤、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弥漫性肿瘤、甲状旁腺肿瘤。
4、胸部: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结节病,胸部外伤,肺血管病,肺囊肿,肺隔离症。纵膈肿瘤,血管性病变及转移性病变,心包病变,胸腔积液,胸膜间皮瘤,胸膜转移瘤。
5、腹部:肝、胆、脾、肾、肾上腺、胰腺等器官的良性及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肝局灶性增生,肝硬化,腹部外伤,胆道、泌尿系统结石,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胆总管囊肿、肝、脾、肾先天性病变,胃肠道肿瘤及肿瘤向周围侵犯范围及程度。
6、腹膜后病变:腹膜后肿瘤,腹膜后纤维化,腹主动脉瘤等。
7、盆腔: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及肿瘤,前列腺结石,子宫肌瘤,子宫癌,附件囊肿及肿瘤。
8、特殊检查:脑血管、主动脉血管及全身大血管的CTA。
二、禁忌症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1、目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2、曾有对含碘造影剂过敏的病史;
3、目前患有重症肌无力;
4、妊娠。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慎行此项检查,请与临床医师联系,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检查:
1、肾功能不全;
2、严重心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等;
3、糖尿病肾病;
4、癫痫或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5、嗜铬细胞瘤;
6、骨髓瘤和副球蛋白血症;
7、高胱氨酸尿;
8、酒精中毒;
9、一般情况很差,如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者;
10、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患者日常服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请在检查前48小时停用,并一直持续到检查后48小时。
★请于检查结束半小时后再离开放射科,以便观察,如患者离开后出现不适,应该迅速联系医生诊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