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降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和开放手术的比较
背景:年,美国FDA批准首款胸主动脉支架后,TEVAR的数量逐年增加。小样本前瞻性非随机研究显示TEVAR的围手术期结局非常好,但大规模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提示TEVAR的生存获益不超过2年,开放手术的中期结局更好。该研究旨在探明胸降主动脉瘤TEVAR和开放手术的中期和长期结局。
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使用美国Medicare数据库,采用断点回归和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分析年至年间胸降主动脉瘤行TEVAR或开防手术的患者,随访时间至年。首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为再干预率。
结果:
一般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前,该研究共纳入名开放手术的患者,名TEVAR治疗的患者,总体的趋势是:在TEVAR引入后,开放手术的比例在下降但总的胸降主动脉瘤手术治疗的频率极大地增高。相比开放手术的患者,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往往年纪更大,慢性疾病的负担更重。倾向评分匹配后,共获得名开放手术患者和名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开放手术和TEVAR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是5.6年和4.7年。天死亡率TEVAR组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
图1.两组死亡风险的比较
全因死亡与生存分析:相比TEVAR,开放手术的围手术期(天)死亡风险更高,在大的中心OR值为1.97(95%CI:1.53-2.61),小的中心OR值为3.62(95%CI:2.88-4.51)。9年远期死亡风险开放手术组相比TEVAR组更低(HR,0.86;95%CI:0.77-0.95),但9年平均生存时间开放手术组比TEVAR少.2天(95%CI:.7-.7天)。
表2.两组早期死亡、远期死亡和中期生存的比较
再干预分析:在配对的断点回归分析中,共有次针对胸降主动脉的首次再干预。开放手术组的9年再干预率5.3%(95%CI:3.9%-6.6%)明显低于TEVAR组10.1%(95%CI:8.8%-11.5%),HR值为0.45(95%CI:0.34-0.60)。
图2.两组再干预率的比较
结论:胸降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术后早期死亡率相比TEVAR更高,但远期死亡风险(9年)低于TEVAR。尽管开放手术远期死亡风险更低,但是总的平均生存时间TEVAR组更高。考虑到开放手医院且要求患者围手术期风险低,可以考虑TEVAR作为胸降主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案。
原文出处:
ChiuP,GoldstoneAB,SchafferJM,LingalaB,MillerDC,MitchellRS,WooYJ,FischbeinMP,DakeMD.EndovascularVersusOpenRepairofIntactDescendingThoracicAorticAneurysms.JAmCollCardiol.Feb19;73(6):-.doi:10./j.jacc..10..
专家点评: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心血管外科的JosephE.Bavaria和新墨西哥州心脏中心的FentonH.McCarthy同期评述:1.该研究是基于整体的患病人群,但对于年轻的患者目前最佳治疗方式仍有争议,虽然TEVAR手术降低了围手术期截瘫和死亡的风险,但是远期再干预的风险更高。年轻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手术耐受性高,或许可以初始治疗采用开放手术获得更加长久的疗效,但是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2.从年FDA批准以后,支架一直在更新,该研究纳入的是年至年的患者,缺乏新的支架的数据,或许新的支架可以延长TEVAR的疗效,降低再干预风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