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一个大福利!
到底是什么呢?
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华西义诊活动
12月31日(本周六上午8:00-12:00),医院血管外科和超声科将联合举行腹部主脉瘤大型免费筛查义诊活动,免费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筛查腹部主动脉瘤。(报名方式请见文末)
什么是腹部主动脉瘤?
这种疾病有什么危害?
如何防治?
别急,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腹主动脉长“气囊”
危害大
人体腹部主动脉原本的直径不超过2厘米,但不少老年人腹部中的主动脉,有的竟然鼓了起来,形成了如同气球一样的“气囊”。
在冬天,这个“气囊”破裂几率很大,在无法预知未来,腹部可能会突然疼痛和大出血,医院医院路途上死亡……
医学上,这个“气囊”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50%—90%。而更可怕的是,大多时候患者破裂前并没有明显症状,且发病无先兆,非常隐匿。
腹主动脉长“气囊”
破裂后猝死几率达50%—90%
“腹主动脉瘤在65岁老年人中,发病率比较高。”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赵纪春教授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国外报道中,腹主动脉瘤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为6—8%。医院血管外科和超声科曾经筛查了多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发现腹主动脉瘤发病率达到5%,其中5%达到需要手术治疗标准,而四川省65岁以上人口达到多万人,因此进行腹主动脉瘤筛查十分必要。
这是一种什么病?
“腹主动脉瘤不是肿瘤。”赵纪春教授这样解释,每个人腹部都有主动脉,通常而言主动脉的直径不超过2厘米,但很多老年人的腹部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主动脉壁逐渐被破坏变薄而鼓起来,形成一个如同“气球”摸样的囊体。
腹部长了这种“气囊”后,会有啥感觉?
“发病前几乎没感觉!”根据临床经验所得,大部分患者之前并无明显症状,且发病前无先兆。只有少部分患者,可以摸到腹里有一个在搏动的包块。
然而,这个“气囊”又会随时要人性命。“腹主动脉瘤的直径超过5厘米时,就极易发生破裂。
而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引发腹部大出血,造成猝死。”这种猝死的几率高达50%—90%。
曾经有一年,赵纪春教授做过这样的一项调查,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而送医不及时或是到急诊后就死亡的病人多达30多人次。
为此,腹主动脉瘤被称为腹部的“隐形杀手”或“不定时炸弹”。
冬季腹主动脉瘤破裂高峰期
本周六上午医院免费筛查
冬季,是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高峰时期。
“可能与这个时期寒冷天气有关,血压波动大,发生破裂机率高。”赵纪春教授解释。
如今,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是微创血管腔内修复术。“经过微创修复手术,在腹主动脉瘤内置入带人工血管的主动脉覆膜支架,隔绝动脉瘤的血流就安全了。”
近10年来,在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已运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近例手术,年龄在56-96岁,对高龄高危病人大部分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可以进食,次日下床活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是可以长期正常生活的。
本周六上午医院血管外科将联合超声科,免费筛查这类疾病。
“筛查活动的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赵纪春介绍,长期吸烟、有心脏病、高血压或其它血管疾病病史的腹主动脉瘤高危人群,更应该重视这类疾病的筛查。
同时,他建议腹主动脉瘤筛查纳入65岁以上、尤其是有腹主动脉瘤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常规年度体检项目。
时间:12月31日上午(8:00-12:00)
地点:医院门诊3楼A2区
免费检查人群: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报名通道
拨打~(工作时间拨打,预约限人为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