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5日对86岁高龄的唐奶奶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天。两周前,她因为肺炎在急诊就诊,接受抗生素治疗之后痊愈。期间查了胸部CT,提示主动脉瘤。由于唐奶奶平时身体很好,饮食起居完全自理,也没有胸闷胸痛等不适,所以她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来到了医院心脏外科门诊。
这一看却把门诊医生惊呆了,原本直径应该只有3厘米多的升主动脉足足有7.5厘米粗,升主动脉瘤诊断明确!如此巨大的升主动脉瘤就是埋藏在唐奶奶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破裂,瞬间就会夺其性命。从外科角度应当紧急手术,以人工血管替换已经膨大的升主动脉,但如此年迈的患者,手术的死亡风险在20%~30%,给这样的高龄患者施行主动脉替换手术,国内尚无人尝试。
在与唐奶奶和家属的沟通过程中,唐奶奶表示出极强的求生欲望,坚决要求手术。她对自己的疾病有着清醒的认识,只要手术成功,就能够再过上有质量的生活,不用每一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中,而家属也表示出极大的支持。就这样,唐奶奶于6月3日住进了心脏外科病房。这位特殊的患者入院后,医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主任赵强和王哲副主任医师便来到病榻边,了解患者的情况。随后,心脏外科团队与护理团队、麻醉科团队、手术室团队经过讨论,制订了严密的术前准备、麻醉、手术和术后重症监护治疗方案,确保整个手术的安全和成功。升主动脉置换从技术角度而言,属于心脏外科较为常规的一类手术,这台手术的真正难点在于患者已是86岁高龄,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缩短患者的麻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将手术打击减到最少,使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6月13日,患者接受了升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心包一打开,只见扩张的升主动脉薄得吹弹可破,巨大的瘤体已经把心脏挤到一边,隔着菲薄的主动脉壁,可以清晰看见血液在下方流动。这样的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会在一瞬间丧失意识,血压脉搏消失,也就是猝死。
麻醉科张富军主任为患者主持手术麻醉,从开始给药到气管插管,再到留置深静脉,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中,张主任凭借精准的用药,将患者血压心率控制得平稳如一。麻醉完成后,赵强主任与王哲副主任医师迅速站上手术台,以娴熟的手法迅速划皮,开胸,建立体外循环,缝合人工血管。手术历时3小时,过程非常顺利,随后患者被送返监护室。在监护室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下,患者于术后第二天便完全清醒,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三天转出了监护室。唐奶奶恢复特别顺利,几乎与常规心脏手术无任何差别,回到普通病房后,唐奶奶已经可以由家人搀扶着下床行走。当医生护士们查房时,老奶奶充满感激地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说道:“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唐奶奶于术后7天痊愈出院,开始了自己在耄耋之年迎来的第二次生命。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