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可能是肾内科最常使用的抗菌药了,而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也是终末期肾脏病致死性疾病,这两者之间居然存在联系,是不是以后处方都不能好好开了?
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现今已经成为第13位致死原因。先天疾病马凡综合征或者埃勒斯——当洛综合征均和胶原代谢异常有关,导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近期有研究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和蛋白质降解有关,服用该类药物可能造成严重的胶原蛋白代谢紊乱,造成跟腱断裂或者肌腱炎的发生率升高。
肌腱和主动脉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的细胞外基质。那么口服喹诺酮药物会不会导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增高呢?近期JAMA杂志上刊登了台湾Chien-ChangLee博士等的研究,旨在明确服用喹诺酮类药和增加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的关系。
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模式,病人组选取年和年间名因主动脉夹层或者主动脉瘤入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选取了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NHIRD)中的00名非主动脉瘤和夹层的患者。
暴露因素为现在、过去或者前一年服用喹诺酮类药物。主动脉瘤或者夹层发生60天内服用过喹诺酮类药物定义为现在暴露。主动脉瘤或者夹层发生的61-天内服用过喹诺酮类药物定义为过去暴露。主动脉瘤或者夹层发生一年前时间里3天或者超过3天使用过喹诺酮类药物定义为一年前暴露。
研究结果发现:服用口服喹诺酮类药物和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发生相关,近期暴露的风险比为2.43,过去暴露的风险比为1.48。
亚组分析发现:一年前暴露导致70岁以上人群发生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比为1.72;一年前暴露导致70岁以下人群发生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比为1.46。女性患者暴露导致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比为1.83。男性患者暴露导致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比为1.61。服用喹诺酮类14天以上发生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比为2.92。服用喹诺酮类3-14天发生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比为2.60。
研究证明了口服喹诺酮类可增加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女性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暴露更敏感。暴露的时间越长,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发生风险越高。这就要求医师在制定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方案的时候考虑相关风险。
小肾提示关于肾病抗菌药还想了解更多吗?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