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夫闲语
」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开始买保险了,你是否也考虑也给家庭买上一份保险呢?关于保险是否有这样的疑惑?
自己需要保险么,不清楚要保障哪些方面?
医保报销70-80%,还需要给自己买保险么?
我应该花多少钱买多少、买什么保险?
保险有哪些坑,怎么避开?
买保险靠谱么?这笔钱花的值得么?
哪家保险更合适,更靠谱?
......
如果你有这些疑问,首先恭喜你,你的保障意识已经超过大部分人,已经开始思考保障问题。应该如何买保险呢?买保险应该注意哪些?下面我将系统陪伴大家攻略保险,聊聊买保险的那些事儿!今天先讲讲第一个话题,我家需要保险么?我家需要保险么?买保险目的是转移家庭风险,不同的家庭风险也是不同的,保险一旦买错不但会占用大量资金,而且也解决不了保障问题。是否需要保险,需要哪类的保险,首先要思考4个问题。01
家庭成员准备了多少医疗费用储备?够用么?
(数据来源:中国精算师协会)
治疗重疾,通常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甚至有些重疾还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背后通常意味着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用。重疾通常也是“不易治愈”的,会持续较长的治疗时间,甚至需要长期带病生存,除了前期的治疗费用,后期的治疗、康复护理也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
“不是有医保可以报销么?报销比例70%-80%,很多人生病都没怎么花钱,为什么还要再准备呢?”
医保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治疗费用,看看这张医疗报销单。
(住院收费票据)
周先生19年体检发现主动脉瘤,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总计18万的医疗费用,医保仅报销3万余元,个人支付金额14.5万,个人直付就是自己要花的钱。
所幸的是,周先生之前有购买医疗险,除了起付线的1万元,剩下的13.5万元全部报销了。
医保是有报销限制的,比如支架耗材是有差别的,选择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还是选择预后好一点的?
药品也有相关限制,国内上市药品17万种,只有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才能报销,这两类药品仅有不到种药品,很多治疗癌症的特效药还是未纳入医保范畴。
复旦大学美女教师于娟在《此生未完成》这本书中详细的描述了她的抗癌过程,所需药物元一支,每21天就要注射一支;1万多元一盒的药,只够吃1个疗程14天,这类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完全自费。
为了治病,家里为她卖掉了仅有的60平方米房子和父母在山东老家的房子,全家人租房子过活,一家三口和老公的姐姐全家住在一起。
近些年,国家也在努力不断扩充药品目录,年新的药品目录新增了74个目录外药品,于娟老师所用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也扩充名录当中。
但国家医保基金的能力在强大也很难把所有的药品全部覆盖,仍有大量的特效药无法报销。
而有些在社保范围内的药品也未必能报销。
参考上面的这案例,医院因为医保控费考核和药占比的要求,导致药品不够用,患者只能自费购买。
“我有公司配置的补充医疗,医保报销后它还能报销,这样是不是就够了?”
(某公司给员工办理的补充医疗)
公司给配置补充医疗是好事儿,但远远不够,大部分的公司的补充医疗都如上图,仅有几万元的报销额度,面对大病依旧难以支撑。“金贵银贵不如命贵,癌症病人和家属是最缺钱的,但是却最舍得花钱。若是你对癌症病人说花钱能买命,不说病人本身,病人家属就会立马卖血剜肉割肾换了钱捧给你。”——于娟《此生未完成》
如果不是富裕到可以无视这些费用,那么单靠医保和小额的补充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搭配医疗险进行补充,哪怕是最普通的百万医疗险,也有上百万的保额,足以覆盖大额的报销费用,可以报销社保外用药,而成本只需要区区几百元。
再好一点的中端医疗和高端医疗,可以享受国际部、特需部、医院、海外就医等更好的医疗品质。
02
没了工资收入,家庭还能正常运转么?
收入来源是主要依靠工资么?
试想,发生大病、意外伤残,需要长期康复疗养,没有办法继续工作,是否还有其他收入来源?
例如,癌症通常都有5年生存期,要么5年内没治愈,要么5年后基本恢复正常,家庭存款能维持5年么?
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家庭的负债怎么办?是否需要卖车、卖房?是否会改变家庭正常的生活节奏,打乱原有的生活计划?
如果影响很严重,完全无法支撑,那么就需要考虑在收入上进行补偿保障,弥补收入损失的风险。
可以保障收入损失的保险有3种
1.重疾险——罹患大病一次性赔付约定的保额,配置万保额,就赔付万,可以用这笔钱补偿养病期间的收入损失,让家庭生活正常运转,例如年支出是20万元,那么至少可以维持5年不用担心收入问题。
2.寿险——不幸身故或者全残,一次赔付约定保额,与重疾一样,家人可以拿这笔钱去还房贷、补充孩子教育、老人抚养费,减轻家人的生活压力。
3.意外险——发生意外身故或者伤残,按照伤残严重程度的相应比例一次性赔付约定保额,补充家庭收入。
03
要花钱的大项目准备好了么?
生存的问题聊完了,聊聊生活问题。
这辈子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大项目还有两项,一个是孩子的教育金,一个是养老金。
1.孩子的教育金
孩子教育是每位有责任的家长最最关心的事儿,也相信这些家长早早的就给孩子的教育提前做好的了规划。
我问过很多80/90后父母,他们坚信“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孩子的成长,好的教育条件是息息相关的,愿意为孩子付出更多。
很多之前一以贯之买买买的宝妈,在有了孩子之后,淘宝的购物车里全换成孩子了奶粉,尿不湿。周末的时间,也辗转在各个培训班上。孩子的教育支出能占到家庭年收入的30%,甚至更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人生最大的碎钞机,莫过于生个孩子》等诸如此类的文章。
孩子教育金充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按时直付的确定性,没有提前未雨绸缪,未来往往出乎意料。
靠着《爸爸去哪儿》红出圈的好爸爸张亮,在15岁之前是个衣食无忧的北京少爷,家里开煤矿,97年的时候就可以每月拿元的零花钱。然而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父亲生了重病每天住院费上千,加上企业经营不善,3年耗光家里所有的积蓄。原本应该顺风水水的张亮,小小年纪不得不辍学挑起大梁,赡养家人,供姐姐上学,努力打杂赚一月0元的薪水。
如果当初可以给两个孩子准备一笔专款专用的教育金,张亮也就不会在本该读书的年龄选择辍学打工。
教育金保险的特性就是持续积累、专款专用,到了该交钱的时候,钱就在那里,不会被轻易挪作他用。投保豁免责任,在父母发生风险的时候,免掉后续要交的保费,保证教育基金不受影响。
虽不像投资理财,那么高收益,但它的保障作用是其他金融产品所替代不了的。
2.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