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血管外科遇到一名特殊的患者,64岁老年男性,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管腔狭窄率近90%,已达到手术指征,术前检查时意外发现患者同时合并了胸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6cm,同样也达到了需要手术干预的标准。
据悉,颈动脉重度狭窄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位患者左侧颈内动脉的狭窄率已经达到90%,在短期内发生病变段完全闭塞进而引起脑卒中的风险相当高。所以对于这种“一线生机”的极重度狭窄,应遵循一经诊断及早干预的原则。胸主动脉瘤主要风险是动脉瘤破裂,当直径超过7cm时,胸主动脉瘤的破裂率可高达43%,一旦破裂,死亡率相当高。
面对这两种都“等不得”的疾病,先处理哪一个,都要面临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另外一种疾病病情进展变化的风险。患者多经历一次手术,就要多经历一次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多经历一次麻醉和围术期,全身并发症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基于上述考虑,胸、血管外科的大夫制定了左颈动脉狭窄和胸主动脉瘤同期微创腔内手术的实施方案。
由于患者的胸主动脉瘤紧挨着左锁骨下动脉。要严密隔绝胸主动脉瘤需要同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为了避免影响脑供血,胸、血管外科的大夫使用了在临床上称之为的“烟囱技术”。又由于患者的左侧颈动脉的开口由无名动脉发出(生理变异),加上主动脉弓的形态并不友好,给左颈动脉支架的手术操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历经3个半小时小心谨慎的操作,手术终于顺利完成。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两个“要命”的问题,老先生在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下地活动,术后恢复过程非常顺利。
胸主动脉瘤治疗难度大,手术要求高,一直是一个人见人畏的疾病,目前在我国能独立完成医院并不多,而胸主动脉瘤合并颈动脉狭窄进行同期手术,目前未见文献报道,我院胸、血管外科此次独立主刀完成胸主动脉瘤同时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标志着我院胸、血管外科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微创手术并不代表简单,往往在很多地方对术者提出了比传统手术更高的要求。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微创手术更加体现了协作精神。此次手术通过血管外科、麻醉科、器械科、医学影像中心、护理团队等多科室全力协作得以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我院以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理念。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